“红色之城”的北非风情—摩洛哥旅游散记

标签:
旅游北非摩洛哥马拉喀什见闻 |

马拉喀什的地标建筑库图比亚清真寺
得已改为了12月。旅行团订的是土耳其航空的飞机,经伊斯坦布尔转机前往摩洛哥首

伊斯坦布尔机场一角
都马拉喀什。北京时间凌晨1点起飞,经过9个多小时飞行,土耳其时间早上5:20飞机
落地。在机场等候了近8个小时才登上飞机,伊斯坦布尔到马拉喀什要飞4个半小时,
加上2个小时时差,当地时间下午3点多到。
逛“不眠广场”;三是参观伊夫圣洛朗私人花园;四是乘坐旅游马车;五是参观“巴
西亚皇宫”。

据说掺了大量香料的清真寺塔顶
的地标性建筑,它的宣礼塔高达77米,在千年前能用土建成这么高的塔也是很不容易
的。更绝的是据说当年在建塔尖时曾在土中掺杂了大量的香料,因此也有人称之为
“香塔”。

清真寺旁的小广场
被列入了“世界遗产名录”。我们中国人将其翻译成“不眠广场”,更有意境。广场

不眠广场白天还有些空旷
有些类似新疆大巴札,更像开罗的哈利利市场,有许多迷宫般的小巷,卖各种香料、
食品、日用品等。广场很大,到处是吃饭的大排档和卖各种饮料水果的摊。在广场上
还能看到耍猴的,耍蛇的,卖鸟的等,这些表演性的都要有人花钱才会表演,导游说
不能随便拍照,是要付钱才能拍的。我们在广场上逛了逛,也走了两条小巷,也算是
“沉浸式”体验了马拉喀什老城的局部。导游说市场上的鲜榨汁可以喝,不贵,且新
鲜,还可以尝尝摩洛哥特有的薄荷茶,石榴汁要30迪那姆(摩洛哥币)一杯,约合人

市场中的小巷
民币21元。

私人花园中的蓝色建筑
哥曾是法国的殖民地,所以许多法国人会在摩洛哥置办房产等。马约尔采用了艳蓝色
作为花园和建筑的主色调,也有人称这种蓝色为“马约尔蓝”,也有人称为钴蓝,在

花园中的景观
我看来是一种妖艳的蓝。1980年法国著名服装设计师圣洛朗买下了这个私人花园,
并未改变其主色调,只是装饰上更具观赏性和艺术性,花园最大的特色就是热带植物

花园中的景观
和蓝色建筑,植物有高大的棕榈树,剑兰,仙人掌类植物等,都修剪的极具艺术性。

旅游马车
城和新城,旧城在城墙里,“不眠市场”也可以算做老城的一部分。新城街道整洁,
房屋新式。马拉喀什曾是摩洛哥的四大皇城之一,皇城城墙是赭红色的,保存修缮得

老城墙一角
不错,导游说马拉喀什的主色调就是赭红色,也称“红色之城”。这是由于当地土壤
偏红,过去用当地的土盖的土房子呈红色,因此得名,而现在的建筑外墙也大多采用

走在新城区的旅游马车
此色调的涂料,保持了城市的风格。马拉喀什街道的行道树大多为橙子树,但是橙子
不能吃,只是观赏树,大多都结了很多黄澄澄的橙子,不能吃太可惜了。市区不大,

茂盛的橙子树
马车走半小时左右就又回到不眠市场附近。
放的皇宫。其实这个建筑不应叫皇宫而应称为首相官邸,这是因为其主人是摩洛哥苏
丹哈桑一世的首相,后来他儿子穆萨继续当首相,也算是子承父业,而且继续扩建官

巴西亚宫内的小院游人众多
邸。哈桑一世去世后,穆萨放弃哈桑的大儿子,扶持小儿子继位,以保持自己大权在
握。后来哈桑二世长大了,不满穆萨大权独揽,将其毒死,哈桑一世的大儿子见有机

穆萨首相接待客人的地方
可乘,引来法国军队以推翻其弟,二世不甘示弱,求来英军帮忙,结果法军大胜,摩
洛哥从此成为法国殖民地,当然,这是另外的故事。巴西亚宫在两任首相穷尽奢华的
建设下,形成了占地8000多平方米,150多间房屋的建筑群,穆萨首相不仅在这里办
公,接待客人,也和4个妻子23个妾生活在这里,“巴西亚”就是他最喜爱的一个妻

巴西亚宫中精美的木雕
妾的名字。由于穆萨身躯肥胖,所以这组建筑中没有楼房,都是平层,电影《阿里巴
巴和四十大盗》曾在其中最大的铺满马赛克的广场取景。巴西亚宫中到处是精美的木

造型别致的通道门
雕,石膏雕刻,壁画以及充满阿拉伯风情的房屋装饰和马赛克地面。据说由于宫内家
具、摆设都十分精美豪华,哈桑二世毒死穆萨后将其宫内能搬走的都搜刮一空,现在

曾拍过《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的马赛克广场
能参观的都是空屋子。

塔吉锅
吉锅类似火锅和东北乱炖的结合,导游说鸡肉塔吉锅是摩洛哥人的最爱。
(旅游于2024.12)
(写于20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