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澳大利亚旅游的日子(2)

标签:
国外澳大利亚悉尼见闻 |

悉尼歌剧院
12月3日(周日)悉尼
多云有零星小雨
悉尼港一角
咖啡机,很多人排队,如果不想排队,柜台上有收费的咖啡,这和欧美国家早餐咖啡随便喝完全不一样,凑合吃了点鸡蛋面包就算了。

悉尼歌剧院
悉尼铁桥
今天想照原样拍,但找到了原来拍照的角度和地点,也只能是大概相像,过去20多年了,不但人有变化,景物也有变化。

歌剧院所在的便利角
歌剧院10片风帆形屋顶
剧院)的音乐厅大,据说可容纳2500人。悉尼歌剧院由丹麦设计师约恩乌松设计,历时14年才建成,造价由最初的960万元(澳币)上升到1.03亿元,历经几任政府。由悉尼歌剧院未建时的模样(翻拍)
于造价问题政府和设计师产生矛盾,乌松愤而辞职,后来他回忆说他当初辞职只是为了给政府施加一些压力,而并非真的想放弃这座建筑,但弄假成真了,澳大利亚政府设计师乌松所绘剧院正面视图(翻拍)
当时痛快地同意了,据说不到一小时,同意其辞职的批复就送到了乌松手上,他只好携家离开了澳大利亚,并终生未再次踏上澳大利亚的土地,也未能亲眼看到他所设计剧院音乐厅内景
的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建筑。后来悉尼政府是靠发行彩票筹集到了建设款项,建成了这座地标式建筑。虽然悉尼政府后来多次以优厚的条件请乌松到澳大利亚

剧院内的水泥墙都充满了艺术感
看看,都被乌松以各种理由推辞了,这位设计师也真的是挺倔的,记“仇”记了几十年。

圣玛丽亚大教堂
海德公园中心喷泉
子,据说当年英国总督回国述职,夫人思念不已,就让人在海边一块大石头上凿出一个可坐的平台,总督夫人想坐在海边看总督乘坐的船归来,就是一个澳大利亚澳大利亚版“望夫石”
版的“望夫石”,只是不知她是否真的在这里坐过。
悉尼大学
欣喜。国外的大学基本上是开放的,而悉尼大学是有围栏的,只不过不严格。学校主楼前有一片草地,还有人在这里拍小视频,也有拍结婚照的。我们去时因已是在校园中拍小视频和围观的人们
中午,学校很安静,只见到很少几个学生。
鱼市场餐厅大门
目。地陪导游兼司机小蒋(北京人)介绍一家据说是香港厨师的店,我们团大部分人都在这家吃的。一般来了都要吃澳洲龙虾,分为红龙和青龙,一般都是吃红龙,我们点的一条红龙
169.99元一公斤,我们要的一条重1.4公斤多,还要了一份面,一个澳鲍和一份青菜,总计花了366.18澳元,合人民币1700多元。夫人觉得焗龙虾中的面好吃,而青做好的龙虾鲍鱼和青菜
菜太老,很难吃。我觉得如果龙虾做成白灼的可能更好吃。
岩石区一角
在是条步行街,小蒋说这里除餐饮外,主要卖两大类东西,一是中国的小商品,二是当地人家庭制作的各种小东西。我们在里面看到一个摊,是华人,卖孩子画的画,岩石区游人众多
画得挺好,孩子现在己经30多岁了,就在摊里躺着,母亲在卖画。
我们乘坐的游船
距中午饭太近,根本吃不下,我估计是旅行社为省钱专门安排的这个时间,晚上游船肯定贵,可观夜景灯光秀。在船上拍了很多歌剧院和铁桥的照片,多角度看悉尼歌到这个小岛船就掉头回去了
剧院。下船后小蒋咨询大家是否要去悬崖峭壁看太平洋及悉尼夜景,只是要一人花50澳元,有人不愿意去,小蒋说因不在一个方向,无法先把不去的人送回酒店再去,在海上看歌剧院背面
只要有一位不去就不能去了。
回到酒店七点,冲了杯咖啡喝。洗澡。写日记。明天要飞凯恩斯,早上五点半就要

在海上看铁桥和歌剧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