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班主题教学与区域活动的教案

(2018-04-03 13:30:06)

   位:中科尚诚幼儿园

活动时间:2018年3月6日

活动名称:有趣的数字(趣味坊)

重点领域:科学

执教班级:大三班

执教教师:王泰云

活动目标:

1、 通过自主探索动手操作,感知6的分解组成,掌握6的5种分法。

2、知道数组成的递增、递减规律、互相交换的规律。

    3、感受数学操作活动带来的的兴趣。

活动重点感知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学习并记录6的5种分法。

活动难点总结归纳6以内数的分解和组成规律。

活动准备:数字卡片、操作卡、雪花片、火柴棒、玩具积木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复习5的分解组合
教师:我说五、

幼儿:我对五、

教师:5可以分成1和几?

幼儿:5可以分成1和4。

教师:5可以分成4和几?

幼儿:5可以分成4和1。  

二、基本部分

1、创设情境,激发幼儿兴趣

今天草地上一共来了6只小鸡,可是这里有两幢房子,怎样来安排6只小鸡住进这两幢房子呢,小朋友你们想想办法,你是怎么分的?谁来告诉我?(出示“6”的数字卡

2、请幼儿帮助小熊猫来分房子。

幼儿思考,将6只小 分在两座房子里,请幼儿说一说自己分的结果,教师将每分一次的结果记录下来。

3、教师归纳幼儿的分法,总结出“6”的5种分法。

4、幼儿观察“6”的分解式,初步掌握有序的进行“6”的分解组成,了解数组成的递增、递减规律、互相交换的规律。

5、教师小结:两个部分数交换位置总数不变,并且多了一组分法。

6、每名幼儿取6个玩具,引导幼儿自由组合

7、幼儿操作并记录6分解组成的不同结果。

三、结束部分

幼儿之间相互讲述自己的操作卡


照片:

http://s16/bmiddle/006Ke4cLzy7joPBfnRB4f&690
       http://s7/bmiddle/006Ke4cLzy7joPHDW0Sb6&690 

http://s16/bmiddle/006Ke4cLzy7joQjkfOT1f&690





活动效果及措施

 

6的分解和组成这一教学内容中,我注意创设有意义的活动情境,给孩子提供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机会。允许孩子用自己不同的方法去学习,使不同的孩子在数学的学习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体现了因材施教的过程。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节课,我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孩子的个性特点,大胆地创造、使用教材,以“分房子”这一游戏情景出发引,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使孩子一开始就处于积极状态中,激发孩子的思维,激起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区域中,动手操作、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孩子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如今,孩子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学中孩子唱“主角”,教师只是一个“配角”,把时间和空间都留给孩子进行思考、探究、交流,关注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思维等方面。本此活动的内容“6的组成和分解”,因为孩子们已有一定的分解组合知识经验,于是我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尝试,去探索。在这个探索、交流的过程中,孩子印象必然较深,同时增强了自信心,激发了成功、愉悦感。

在活动中,还存在不足之处:活动内容不够丰富有趣,没有让孩子更好的参与进来。幼儿玩了一会会感到枯燥无味,没有准备更充分的操作材料。活动中不是只是让孩子记住活动的内容,而是在活动中探索,在活动中发现,在活动中发展。在今后的区域活动中,应在设计区域活动时,以孩子的角度出发,设计丰富有趣的内容。

                                                             2018年3月7日




   位:中科尚诚幼儿园

活动时间:2018年3月19日

活动名称:小蝌蚪找妈妈

重点领域:语言

执教班级:大三班

执教教师:王泰云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知道小蝌蚪变青蛙的过程。 

    2、能够用完整连贯的语言复述故事。

    3、感受故事的意境美

活动重点:理解故事内容,知道小蝌蚪变青蛙的过程。

活动难点:能够用完整连贯的语言复述故事

活动准备:ppt图片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谜语导入:大脑袋,黑身子,甩着长尾巴,住在池塘里。小朋友,猜猜这是个什么动物? 

  2、池塘里的小蝌蚪,它们没有见过妈妈,它们很想知道妈妈是谁,我们一起来听一个故事吧。

    二、基本部分

    1、播放视频,幼儿倾听故事。

    2、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遇到了哪几位妈妈?

    3、小蝌蚪为什么会把鸭妈妈错当成自己的妈妈呢?那鸭妈妈又是怎么回答的?

   4、接下来遇到了哪个妈妈?又发生了什么呢?

   5、小蝌蚪遇到了乌龟妈妈和鹅妈妈之后,它们对小蝌蚪说了什么?请小朋友们模仿对话。

   6、小蝌蚪是怎么样长成青蛙的呢?(小蝌蚪先长出两条后腿,再长出两条前腿,最后尾巴不见了,就变成了小青蛙)

   7、幼儿自由思考,可以和同伴相互讨论,并尝试具体描述一下青蛙妈妈的样子。(两只大眼睛,嘴巴又宽又大,四条腿走起路来一蹦一跳,白白的肚皮绿衣裳,唱起歌来呱呱呱) 

   8、小蝌蚪和青蛙妈妈为什么长的不像呢?

    9、请幼儿尝试复述故事。 

    三、结束部分

    幼儿完整讲述故事并尝试和同伴进行表演。



   位:中科尚诚幼儿园

活动时间:2018年3月20日

活动名称:小蝌蚪找妈妈(书香园)

重点领域:艺术

执教班级:大三班

执教教师:王泰云

活动目标:

   1、体验绘画活动带来的乐趣。

   2、尝试用自己的方式绘画出故事内容,制作图册。

   3、能够进一步的了解小蝌蚪变青蛙的过程。

活动重点:用自己的方式绘画出故事内容,制作图册

活动难点:能够按照所画图案剪掉阴影部分。

活动准备:小蝌蚪找妈妈故事图片、画笔、双面胶、空白页。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复习故事《小蝌蚪找妈妈》。

    2、小结:共同回忆故事内容,并讲述故事中都有哪些动物。

   、基本部分

    1、除了那些动物,故事中还会有什么呢?请小朋友大胆思考。

    2、想一想故事里动物都有哪些特征呢?

   (鸭子的嘴巴又宽又大)

   (鱼的嘴巴又宽又大,还有两只大大的眼睛)

   (乌龟有四条腿,背上有硬硬的外壳)

   (大白鹅有长长的脖子,扁扁的嘴巴白白的羽毛)

   (青蛙有两只大眼睛,四条腿,白白的肚皮绿衣裳)

    5、师幼共同小结动物外形特征,请幼儿相互讲述自己会怎么绘画。

    6、发放绘画材料,鼓励幼儿大胆绘画 ,引导幼儿先思考自己的绘画内容。

    7、幼儿自由绘画,教师巡回指导,对于能力差的幼儿进行及时的帮助。

    8、请幼儿将自己绘画好的作业整理装订,制作图册。

    三、结束部分

    展示作品,引导幼儿相互欣赏。


   照片:

   http://s14/bmiddle/006Ke4cLzy7joPXBVw14d&690

       http://s12/bmiddle/006Ke4cLzy7joPZuRn56b&690
   
       http://s5/bmiddle/006Ke4cLzy7joQ1A6tC34&690

   

                  活动效果及改进措施

 

在集体教学中,这是一个语言活动,讲述了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故事内容简单,容易让幼儿理解,易懂。通过图片让幼儿理解故事,给予幼儿更加直观的感受,活动中幼儿兴趣浓厚,在和同伴交流的时候,大胆描述故事内容,向同伴讲述自己的发现,积极参与其中,活动内容适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但是在活动中也有不足之处,活动形式有点单一,只是通过图片让幼儿来学习,所以部分幼儿兴趣点不是很高。

在区域中,为幼儿提供了故事内容图片以及绘画材料,请小朋友先观察图片,然后在纸上绘画涂色,自己制作故事图册,最后装订在一起。提供好看的图片请幼儿欣赏,激发幼儿自制图书的兴趣。活动中也存在很多不足,韦雪小朋友在区域的时候,选择和自己的好朋友一起制作图书,在绘画的时候能够自己独立完成,但是过了一会之后就不太认真的了,绘画内容简单,在活动中我发现孩子们容易分心。

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集体教学时,应注意方式方法,根据内容的不同为幼儿提供不同活动形式,设计新颖的活动环节,增加活动的趣味性,同时更容易让幼儿接受,在语言活动中要多给幼儿表达的机会,让幼儿在交流中学习。在区域活动中,大班孩子观察能力有了一定的发展,能够观察到图片中细节方面,在绘画的时候有很大的进步,很多活动都能够自己独立完成,也有部分较弱的幼儿需要帮助和指导,有的技能还需要加强,例如:在涂色以及装饰的时候,有的孩子会不认真对待,随意涂色装饰,在以后的美术活动中,要多多提醒幼儿,在细节方面也要做好。

   

                                                            2018年3月22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