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主题教学活动与区域活动的有机融合

(2018-01-08 09:26:30)

主题教学活动与区域活动的有机融合


【摘要】幼儿天生就是社会活动家,好动、活泼、爱玩耍使他们的天性,于是在对幼儿进行教育过程中,需要利用多元化进行教学。区域活动是幼儿在一定的游戏环境中,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以快乐和满足为目的,自由选择、自主展开、自由交流、积极主动的活动过程。这一过程是幼儿兴趣得到发展,需要得到满足,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发挥和人格健全发展的过程。基于此,我园倡导体验、实践、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创设了探究性的区域学习课程。那么,如何有效利用区角,将区域活动与主题活动有机融合呢?在《3—6岁儿童与发展指南》中也明确指出了:“儿童是在适宜的环境中,以主动、积极、内涵丰富的活动为基础,获得全面和谐、充分发展的。”儿童是独立的,发展着的个体,他们是活动的主人。为实现区域活动最大教育价值,我们一直在探讨主题活动与区域活动有效结合的方法和措施。

【关键词】主题活动是幼儿园课程区域活动  主题活动  结合


主题活动与区域活动有联系又有区别,幼儿在区域活动中关注的是区域中环境的探索和活动内容的挖掘;在主题活动中关注的是寻找兴趣点和合作研究、表达、表现。主题活动与区域活动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我们应该把握好二者的关系,时刻遵循以幼儿发展为本的理念,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在根据主题开展幼儿区域活动前,首先进行区域活动的设计上是很有必要的,这为开展幼儿区域活动奠定基础,使教师更全面、系统地审视活动的规划布局,也使区域活动的开展具有更明确的目标,强化主题意识。经过实践,发现完善的区域活动设计便于区域活动的开展,能使教师实现教学形式到小组化的转变,教师能从繁重的讲课任务中解脱出来,有更多的机会观察幼儿,与幼儿单独交流沟通;有更多的机会倾听幼儿,根据幼儿的需要提供适宜的帮助;有更多的机会捕捉幼儿的信息、兴趣点,给予积极的回应。

 一、多元化进行教学的优越性。

《指南》中指出:"幼儿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幼儿的生活,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应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

1、游戏与教学之间的关系

游戏对幼儿的影响是很大的,我们使主题活动程成为游戏活动展开。通过实践,我们发现这不仅是可行的,而且是合理的。游戏化意味着游戏不只是教学的手段,还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游戏不只为教学服务,游戏也有它自身存在的价值,因此教学也应为游戏服务。幼儿在游戏和生活实践中,通过与周围环境中的人、事物等互相交往和接触,学习和积累相关的经验,游戏既是课程的内容,又是课程的实施途径。于是,我们充分利用孩子这种独特的认知方式,调整和实践我们的课程,鼓励孩子通过自己的游戏和实践获得多方面的经验。

   2、主题活动使幼儿转变了在区域游戏中的角色。

区域的调整、游戏内容的改变转变了幼儿在游戏中的角色。小小厨师、我是超级模特、我来当爸爸、时装模特等等。例如:大班主题活动“四大发明”,在美工区域直接进行,让幼儿知道四大发明后,其中造纸术让幼儿通过做纸浆、拼贴、杂平、晒干最后制作出漂亮的图形,让幼儿了解纸的基本制作过程,孩子们都很感兴趣。在区域活动中不同特点的幼儿寻找着和自己的学习方式来引导幼儿,比平时关注的多了,也能够细心地观察个别幼儿在原有水平上能够发展。

幼儿置身于自己所扮演的角色中,为自己的工作忙碌着,一件件利用废旧年历制作的作品诞生了。孩子们相互介绍、展示着自己的作品,言语中充满着骄傲与自豪。教师也积极参与其中,成为幼儿的合作伙伴,对幼儿的活动给与适时的支持、引导,教师和幼儿共同体验着合作学习,获得成功的喜悦。

 为了引领幼儿走进主题中,环境创设应紧随主题的步伐,主题开展到哪个阶段,环境就相应创设到哪里,环境一直处于动态的调整中,充分体现主题的点点滴滴。而区域活动作为主题活动的拓展,幼儿在自主游戏和探索中,必然会出现很多优秀的成果。这时,就可以将这些成果用于主题环境创设,不断丰富主题环境创设。

、区域游戏融入主题活动的生成。

在主题活动为区域游戏提供了丰富的活动内容的同时,教师们感到在区域游戏中投放适宜的材料、创设自由的环境空间、关注幼儿在游戏中的活动,都可以及时把握幼儿的兴趣点与需求,诱发主题活动的生成。

1、主题活动下区域活动中教师的作用。

区域活动是幼儿个别化学习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应有意识的将活动的内容和区域的内容整合起来,也可以说,区域活动可以更好的开展主题中的集体活动做铺垫。也可以是集体教学的补充和延续。

作为教师,在为幼儿提供有关主题的资料及活动所需的材料、时间、场地的同时,也要找恰当的机会,参与到幼儿的活动中去,用巧妙地方法引导幼儿生成主题,把幼儿的学习兴趣推向较高的层次。

  在幼儿区域活动中,教师的角色定位是材料的投放者和活动的观察者、支持者。教师根据教育目标及孩子的特点需要,在区域活动中先行材料投放,通过观察,发现某些学习内容是大多数幼儿的兴趣点,同时,发现幼儿在操作学习过程中获得的一些经验是零碎的、肤浅的,但却具有继续探索的价值。于是,就有了提升幼儿经验的需要,从而生成了集体教育内容。

2、区域活动可作为主题活动的先行

  作为教师首先考虑的是孩子,因为孩子才是活动主体。只有了解了孩子,设计的活动才能最大限度地促进他们的发展。我们确定好主题以后,不仅要考虑预设一些教学活动,更要想想在区域活动中作哪些调整,将一些旧的主题材料替换掉,投放一些与主题有关的新材料,了解孩子对此活动兴趣,同时,让孩子通过区域活动,发现问题,引发思考,积极探究,获取与积累直接的经验。教师通过观察,了解孩子的兴趣、已有经验、发展层次等,再进行梳理,将一些符合孩子兴趣的、有价值的东西生成集体教育活动,帮助孩子交流与提升经验。

活动内容的相互促进首先,根据主题目标制订区域活动内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