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上拉电阻的工作原理和阻值选择

(2022-04-01 13:49:37)

在构建电路时,常会使用到上拉电阻,我们经常在一些数字电路中看到它。它只是一个电阻,从输入端连接到电路的正电源VDD。如下图所示:

 

上拉电阻的工作原理和阻值选择

上拉电阻用于确保在未按下按钮时输入引脚处于高电平状态。如果没有这颗电阻,那么输入电压将是浮动的,并且会伴随着输入在HIGHLOW之间随机变化的风险,此外它会产生噪声。

一、如何选择上拉电阻值

规则一:值不能太高

上拉值越高,输入电压越低。重要的是要让电压足够高,使芯片将其视为HIGH或逻辑1输入。例如:如果使用带有10V电源的CD4017,则输入端至少需要7V才能将其视为高电平。

规则二:也不能太小

例如,如果选择100Ω,问题是按下按钮时会有大量电流流过它。例如,使用9V电源、接上100Ω的电阻,那么电流为90mA。这是不必要的功耗浪费,这也意味着电阻器需要承受0.81W的功率。值得注意的是,大多数电阻器只能承载高达0.25W的功率。

二、得出结论

选择上拉电阻时的经验法则是选择至少比引脚输入阻抗小10倍的电阻值。通常,一个10kΩ的上拉值就可以解决问题。

三、上拉电阻如何工作

我们可以将集成电路的输入引脚视为具有接地的电阻器,这称为输入阻抗:

 

上拉电阻的工作原理和阻值选择

这两个电阻组成了一个分压器。如果查看标准分压器电路,可以看到上拉电阻为R1,输入阻抗为R2

上拉电阻的工作原理和阻值选择

我们可以使用分压器公式找到未按下按钮时输入引脚上的电压

 

上拉电阻的工作原理和阻值选择

下面重命名了公式的组成部分以适应上拉示例。输入电压为上拉示例中的VDD。输出电压是输入引脚上的电压,于是公式就变成了:

 

上拉电阻的工作原理和阻值选择

假设您的芯片的输入阻抗为1MΩ,如果您的电源是9V,并且您选择了一个10KΩ的上拉电阻,那么输入引脚上的电压是多少?

 

上拉电阻的工作原理和阻值选择

输入引脚上课电压为8.9V,足以充当高电平输入。一般来说,如果坚持使用不超过输入阻抗十倍的上拉电阻器的经验法则,将确保必须具有至少90%VDD电压输入引脚。

如何找到IC的输入阻抗

我们可以很容易地测量出芯片的输入阻抗。阻抗实际上是电阻的一个术语,它可以根据频率而变化,但是对于这种上拉情况,我们只处理直流电流。

将例如10KΩ的上拉电阻连接到芯片的输入端,并测量输入端的电压。

 

上拉电阻的工作原理和阻值选择

假设你测量时得到8.5V,那么,通过欧姆定律就能计算流过电阻器的电流。电阻两端的电压降为9V-8.5V。那么,通过欧姆定律就能计算流过电阻器的电流。电阻两端的电压降为9V-8.5V=0.5V,因此将得到:

 

上拉电阻的工作原理和阻值选择

0.05mA电流流过电阻器,因此也通过输入引脚下降到地。再次,使用欧姆定律找出电压降为8.5V和电流为0.05mA的物体的电阻:

 

上拉电阻的工作原理和阻值选择

输入阻抗为170KΩ,这意味着该输入的上拉电阻不应超过17KΩ。

 

以上就是英锐恩单片机开发工程师分享的“上拉电阻的工作原理和阻值选择”。英锐恩专注单片机应用方案设计与开发,提供8我单片机、16位单片机、32位单片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