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曲河古桥田野调查


转弯桥,位于岳麓区雨敝坪镇雨敝坪社区(原古塘村)转弯桥组。跨罗陂河西支三塘湾水,原桥长8米,宽1米,三搭二墩,每搭三块麻石。今保存山石墩一尊,桥面为混凝土水槽,雁翅完整,山石砌成。旁另建钢筋混凝土平桥。地理坐标:北纬28度8分55秒,东经112度39分23秒,海拔66米。

罗陂桥,


周家桥,位于望城区白箬铺镇黄泥村虎形山组。跨白若河,二墩三搭石梁桥,东西走向。保存较完整。桥面宽1米,总长15米,净跨度13米,高3.35米。每搭由三块厚0.24米,宽0.33米,长5.5米左右麻石条搭成。桥墩为半船形,迎水为尖形,长4.3米,宽1.2米。今建有拦水闸。东边麻石护栏有取消的疤痕。东西雁翅取有本地紫色页岩砌石护岸。地理坐标:北纬28度12分26秒,东经112度42分16秒,海拔51米。2021年6月18日陶子林摄

惊马桥,位于望城区白箬铺镇淑一村金马组。三国时期,关羽在此过桥,因马踏桥面幌动受惊而得名。原跨八曲河古道,由于河道取直,古桥荒废。民国《宁乡县志》载:“惊马桥,跨良济水。《乾隆志》:通油草铺驿路。宁监生谢昌侯与善化贡生杨宜山、庠生文哲维倡修,合计费一千五百金。宁邑监生周德勋、廷坚捐银十两,碑载首名。”《嘉庆志》:“嘉庆壬戌,蛟出嵇茄山,桥圮。宁监生张国赞距旧址百余步建木桥。十九年,刘巨河复独捐四千金建石桥于旧址。布政使翁有《碑记》,易名金马桥。桥在宁邑界碑外,志之以纪界。且嘉吾邑人之好义也。”同治《宁乡县志》同。又《仿册》:光绪末年圮。民国二年众姓募捐续修。又《访稿》云:谈启宇、王昆泉等捐资倡修,建石板三搭四墩,中立焚字亭。”光绪《善化县志》载:“金马桥,县西六十四里,通宁大路。相传汉关侯来长沙,过此马惊逸,士人名惊马桥。雍正六年里中欧阳老人修砌砖石。嘉庆二十年刘钜河重修。藩宪翁元圻易名金马桥,有碑记。”1917年夏,毛泽东和萧子升游学宁乡,曾过此桥进入宁乡。今可见二个船形麻石墩,雁翅一岸完整。桥面改造为农田灌溉水槽及步道。此桥历史文物价值高,需急待加强保护整修。地理坐标:北纬28度13分9秒,东经112度41分43秒,海拔46米。2021年6月18日陶子林摄

石坝桥,位于望城区白箬铺镇光明村瓦屋组。跨八曲河,东西走向,西连宁乡市夏铎铺镇高新村石坝组。全桥花岗岩石构造。三搭二墩石梁桥,桥宽1.65米,总长21.3米,净跨度18.3米。墩为半船状,迎水面为尖形,宽1.5米,长4.8米,高5.5米。每搭由5块长5米左右麻石铺设。桥两端雁翅砌石护岸。2016年6月列为望城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地理坐标:北纬28度14分34秒,东经112度41分25秒,海拔44米。2021年6月18日陶子林摄

菖蒲桥,位于宁乡市夏铎铺嵇龙新村(初菖蒲桥村,后新锋村)11组。独拱石桥,麻石结构,桥宽1.8米,跨度3.3米。今桥面加厚砌石,整体完好。民国《宁乡县志》载:“菖蒲桥,其水西北入冷洞水。”地理坐标:北纬28度11分53秒,东经112度38分24秒,海拔65米。2021年6月20日陶子林摄

方公桥,位于宁乡市夏铎铺嵇龙新村(原红卫村)牌楼湾组。跨冷洞水。独拱石桥,麻石结构,桥宽1.6米,跨度4.2米。今桥面加厚砌石,整体完好。桥侧连体新建麻石拱桥。同治《宁乡县志》载:“在县东南二十里牌楼湾。周姓环居,其长老有号方桥者,故名。”地理坐标:北纬28度12分16秒,东经112度37分9秒,海拔60米。2021年6月20日陶子林摄

鲤鱼桥,位于宁乡市夏铎铺嵇龙新村(原红卫村)牌楼湾组,方公桥之下300米。跨冷洞水。独拱石桥,麻石结构,桥宽1.6米,跨度3.8米。今桥面加厚加宽铺盖混凝土,可通小车,桥整体完好。桥拱内侧雕有鲤鱼图案,故名鲤鱼桥。地理坐标:北纬28度12分26秒,东经112度37分13秒,海拔60米。2021年6月20日陶子林摄


安乐桥,位于宁乡市夏铎铺光旺村黑山桥下一公里。跨冷洞水。一墩二搭梁桥,今存桥墩,麻石块二条,雁翅完整。康熙《宁乡县志》载:“安乐桥,东去县一十九里,又前去半里为夏乐铺……”民国《宁乡县志》载:“安乐桥,一称官桥,在县东南二十五里,界二都,蔡制有《碑记》,今毁。民国初,桥圮。里人募建石桥。今查,在新中国初,文家桥、新桥(许家老屋对面)、檀树桥(许家老屋对面)、官桥都是木桥,1969年发大洪水冲毁,后修复为木桥,文、新二桥后改为水泥桥(80年代)。官桥在今319国上,今改建为混凝土桥。

双板桥,位于宁乡市夏铎铺六渡庵村欧家窑冲组,同兴安置区东南。跨冷洞水(官桥水)。平石桥。桥长3.7米,宽1.6米,桥高4.5米,由四块沙岩及一块麻石条铺成。桥面两头各由一块麻石横铺。桥岸两侧砌山石护岸。桥体保存完整。地理坐标:北纬28度15分23秒,东经112度39分22秒,海拔43米。2021年6月20日陶子林摄

铜瓦桥,位于宁乡市夏铎铺镇高新村王家湾组。跨冷洞水(官桥水),二墩三搭石梁桥。桥总长15米,净跨度12.6米,桥宽1米,桥墩宽1米,长2.2米,高2.1米,每搭由三块麻石条铺设,麻石条厚0.25米,宽0.34米,长4米。民国《宁乡县志》载:铜瓦桥,跨冷洞水,与良济河交会之上。《乾隆志》:“在县东四十一里。原架木桥。旧桥屡修屡圮。王文清捐资重建木桥,有《记》。”《嘉庆志:“木桥,圮。复捐资瓮石。距桥半里,有大学士陈宏谋赠文清“经学之乡”石碑。”《同治志》:“道光间,文清子运槐重修。同治癸亥,元孙松筠、德后等补修。”今保存一搭三块麻石及二桥墩,两岸雁翅砌石完好。另二搭由水泥预制件铺设。今查,栗基桥(栗桥坝)在铜瓦桥之上二里,老桥己毁,今为混凝土桥。地理坐标:北纬28度16分5秒,东经112度41分24秒,海拔39米。2021年6月20日陶子林摄

陟屺桥,又名石坝新桥。陟屺读“志起”,取《诗经魏风.陟岵》“陟彼屺兮,瞻望母兮”,思念母亲之义,桥名陟屺。桥位于望城区白箬铺镇光明村阙家湾组。跨八曲河,二墩三搭石梁桥。桥面宽1.43米,总长22米,净跨度19米,高5.6米。桥墩半船形,宽1.5米,长4.8米。南侧桥墩嵌有铁制蜈蚣。每搭由块4块麻石铺设。西侧建有0.6米宽混凝土水槽。桥两端雁翅砌石护岸。民国《宁乡县志》载:“陟屺桥,跨良济水上。《同治志》:“在县东南三十里石坝河,一都。刘诺兰偕弟楷,奉用命费三千金建,故名。”桥南建有文化广场,并在桥南头立有旧桥碑,碑文:“陟屺桥,道光四年甲申岁仲秋吉日。沩宁即用监课大使刘诰兰、即用知州刘楷,奉母孙太宜人命新建。桥在善宁界,地名仰山庙河。道光二十二年辛丑岁仲秋吉日立石。”地理坐标:北纬28度14分57秒,东经112度41分35秒,海拔43米。2021年6月18日陶子林摄

印塘桥,位于望城区白箬铺镇光明村郭家组。跨八曲河,全桥花岗岩石构造。原桥三墩四搭,今二墩三搭,长24米,净跨度21米,宽2.13米,高4.8米。每搭由6块麻石铺设,原为5块加栏石一根。桥墩半船状,迎水面尖形。1969年栏杆石及搭石被冲走,1975年3月进行修复,石匠为嵇山黄姓和高姓师傅。2017年大洪水,对桥面有损害。桥东头保留有二块道光十四年青石桥碑。民国《宁乡县志》载:“印潭桥,同治志载:在县东南三十五里。清康熙时,秦量容修渡埠建船亭。乾隆时,秦镜乔架木桥。道光时,秦启煌、月潭、秋宇募族建石板三礅四搭,两旁有栏石,中立焚字炉。咸丰间,秦绍温等复倡续修。”原桥墩有化字炉,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被毁,秦溪苏将军撰写碑文为:“桥上塔曰化字炉,始修于镇南伯。戊辰(1928),余率川军南来,旋解甲归田,适桥崩焉。人谓其风水攸关,乃重修印塘桥,任难兄董其事,嘱余作文以记之。余武夫何能文?敢冒浅陋,聊识塔之颠。民国十七年 溪苏识。”2016年10月印塘桥被列为望城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地理坐标:北纬28度15分24秒,东经112度41分49秒,海拔42米。2021年6月18日陶子林摄

曾福桥,位于望城区白箬铺镇胜和村双旗组何家洲。西连宁乡市金洲镇龙桥村曾福桥组。跨八曲河,三墩四搭石梁桥,总长45米,净跨度40米,原桥面1.8米,后在桥面修建过水渡槽,再铺设混凝土路面宽1.5米。每搭由5块麻石条铺设。桥西头两边护栏麻石条保存有5条。桥墩半船形,长5米,宽1.7米,东边桥墩特大,为宽5.3米,各迎水墩尖有损坏。桥两端雁翅砌石护岸。民国《宁乡县志》载:“增步桥,跨八曲河上。《乾隆志》:县东四十里,中有大株树。自永乐二年,屯了覃绍良屯前相传其树百余年一凋一苏,迄今已三凋三苏矣。覃族子孙世居,故以名。《嘉庆志》:覃继孔倡修。《访册》:光绪末年圮。民国二年众姓募捐续修。2016年6月被列为望城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地理坐标:北纬28度16分44秒,东经112度41分44秒,海拔41米。2021年6月18日陶子林摄

三邑坝桥,位于望城区白箬铺镇大胜村土地湖组与茅屋湾组交界处。跨八曲河,七墩八搭石梁坝桥,进水面建有拦水坝。总长52米,净跨度49米,桥宽1米,侧有0.6米宽水槽。桥墩船形,麻石结构,高4.2米。为坝、桥、渡槽三位一体的水利工程。地理坐标:北纬28度16分43秒,东经112度42分28秒,海拔41米。2021年6月18日陶子林摄

卯江桥,位于望城区白箬铺镇坪塘村五组。跨八曲河。全桥花岗岩石构造。二墩三搭石梁桥。桥长29米,净跨度26米,桥面宽1.4米,每搭由4根7米左右麻石条铺设,桥面有混凝土水槽及0.35米宽,厚0.3米麻石压条。桥墩半船形,长4.8米,宽1.7米,高6米。桥两端雁翅砌石护岸。桥面因洪水的冲击麻石块有松动移位痕迹。民国《宁乡县志》载:卯江桥,跨八曲河,在长宁交界。《乾隆志》:在县东四十五里,长沙、善、宁三县分界,昔萧氏口石。乾隆十年李能士、胡万钟等倡建。《嘉庆志》:卯江一名满官江,自石坝水至此可通舟。”光绪《善化县志》载:卯江桥,一名满江桥,县西七十里,长、善、宁三邑交界。乾隆皇年萧祝六倡建,里人叠次重修,光绪二年復修。今定为危桥,需保护维修。地理坐标:北纬28度16分57秒,东经112度42分44秒,海拔40米。2021年6月18日陶子林摄

巩桥,位于望城区乌山街道巩桥村。因桥得地名。跨八曲河,桥为二墩混凝土梁桥。此处先为义渡,后建木制的人行桥(约清代中期),1969年拆木桥建石桥,1996年募捐重砌加宽桥面,为公路桥。桥两头为石砌古雁翅,上有镇水蜈蚣图案。

高桥,位于望城区乌山街道维梓村周家湾组。跨八曲河。二墩三搭石梁桥,桥长11米,原麻石桥面宽1米,桥墩船形,两头皆为尖状,高4.6米,长3.2米,宽1.3米。两岸雁翅山石完好。今桥面加宽,铺设混凝土,两侧加固铁制栏杆。地理坐标:北纬28度18分54秒,东经112度43分39秒,海拔38米。2021年6月20日陶子林摄

麻石桥,曾名巩桥,位于望城区乌山街道巩桥村麻石桥组与白若铺镇洪山村干塘坡交界处。跨八曲河,建于中华民国七年(1918),全桥花岗岩石筑砌。为三墩四搭石梁桥。桥长35.5米,净跨度31.5米,桥宽2.5米,桥面宽1.9米。桥墩半船形,宽1.7米,长5米,高4.8米。每搭由5块7米左右长花岗岩麻石铺设,两侧有完整栏石条。桥墩雕刻蜈蚣图案。桥两端各立有一对石质瑞兽。中间桥墩东侧砌有花岗石制双层焚字炉石塔,塔身呈六边形,残高3米。2014年3月被列为长沙市文物保护单位。

麻石桥,地理坐标:北纬28度18分10秒,东经112度43分38秒,海拔38米。2021年6月18日陶子林摄

心桥,位于望城区乌山街道双兴村新桥组与茶园村湖垱组交界处。跨八曲河。清道光年间,邑绅张晋贤等倡众捐建。三搭二墩石梁桥。全桥花岗岩石构造。桥宽2.5米,净跨度25.5米,总长30米,每搭由8米左右长麻石铺设,两侧有麻石护栏。桥墩半船形,宽1.7米,长5米,高4.6米。桥墩上镶嵌有铁质蜈蚣。桥两头雁翅砌石护岸。桥墩东侧原建有青砖塔,文革期间被毁,今建有土地庙。据说,心桥又叫寡妇桥,建桥不久一寡妇改嫁,路过此桥,便断了一条长麻石,因此得一个不雅之名。2020年12月,望城区人民政府岀资对石桥进行维修加固,并立石碑。
前一篇:花明楼镇商会5月份工作活动
后一篇:坝塘镇“烂碗子窑”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