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风雨沧桑石灵桥

(2019-12-14 18:06:52)
分类: 古桥今昔
石灵桥位于宁乡市道林镇龙泉湖村烧汤河组与湘潭市雨湖区鹤岭镇金侨村槐树组交界处,跨靳江段烧汤河,为五拱石桥。是靳水流域跨度最大,设计最精良,保存最完整的古桥。地理坐标:北纬28度1分25秒,东经112度46分23秒,海拔41桥南为雨湖区境,桥北为宁乡市境。此桥是宁乡、善化至湘潭的主要通道之一。石灵桥原名湘宁桥。始建无考,清乾隆早期,桥被洪水冲垮后,宁乡人黄庭英独自捐银1800两,在旧址上重建了三拱,因桥北有石观音庙,并改名石灵桥,咸丰八年徐石村、杨少度等募捐重修。后来因河流移位,凸岸堆积,凹岸刨蚀,河道后来更靠南岸了。光绪二十三年,宁乡陶蘅渚和湘潭徐景山倡募重修,在南岸增加建设了两拱,这就形成了现在的五拱石灵桥。 2011年,石灵桥被公布为湖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1月10日,湘潭市人民政府在此立碑。2017年因洪水损毁桥面护栏及部分桥墩。2019年9月,在湖南省文物局支持下,投资300多万元,湘潭市文物局和湘潭市雨湖区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具体实施,湖南东汇建筑有限公司(衡阳市南岳)承担施工,同时成立了石灵桥文物修缮施工项目部。据施工方张总介绍,古桥修缮采用古法施工工艺,以旧修旧。对桥面硬性石灰砂回填料、桥墩除杂草清洗、溶蚀处理、石砌体拼接缝勾缝、裂缝修复、注浆,及桥身内部清洗,恢复第一跨桥洞,桥头两侧砌筑护坡,更新11根栏柱、18块栏板石、三根桥端狮子雕柱及20多平方麻石面等。同时还在桥上安装了自动沉降传感器设备。通过三个月精心施工,修缮工程基本完工,石灵桥又恢复了往日的古朴风采,成为靳江河上一道亮丽的景观。
      今最新实地调查,五孔石灵桥拱桥整体为花岗岩和青色石灰岩砌成,外层为花岗岩。桥基础为砂砾岩,桥总长56.3米,净跨度50米,南引桥6.3米,北引桥横向成为乡道公路面,桥面宽6.36米,桥高6.7米,桥墩迎水面为三角尖形,墩长11.54米,墩宽2米,墩高4.2米,桥墩距桥面2.5米;桥每孔跨度9,25米;桥面两边各立31根石柱,柱高0.85米,柱间1.7米,用宽0.38米、厚0.038横梁连接,柱顶雕有六和八瓣南瓜形雕饰交错排立,两端立柱顶部为一雌一雄的狮子雕饰,北端侧面为蹲伏的鹿雕饰,南端侧面为石鼓雕饰。鹿的寓意为路鹿顺通,吉祥长寿和升官发财之意;石鼓承载着惠安民众,祈福纳瑞之意;南瓜代表金窝福窝,富贵的意思,六数代表顺,八数代表发达;石狮子可以起到驱魔避邪作用。桥墩迎水面雕有蜈蚣图案,寓意起到降龙镇洪驱水,保大桥平安的作用。
      在宁乡道林一带,乡民都称石灵桥属宁乡,特别是道林古镇的开发建设以来,为了挖掘打造更多的人文景观,石灵桥也成为了宣传道林的亮点之一。而今石灵桥由湘潭市文物部门负责管理,并于2012年在桥南端立碑,管辖权当然是属湘潭。而实际上,历代以来,此桥都是湘宁两县共同建造,共同维护,两岸乡民互通来往,和平相处,亲密无间,共同生活在靳江两岸,没有地域差别之感。
       通过多次走访,及查阅有关史料,石灵桥始建无考,是谁主持首建也无考。石拱桥建造于清乾隆十五年(1750)左右,咸丰八年主要是在道光二十四年大洪水冲坏部分桥体后,进行加固维修,光绪二十三再扩建二拱。靳江流经烧汤河,在明末清初时期,河面宽度在30多米左右,同时此江的河道,最先在今南边长湖一带。石灵桥的建造,历代宁乡人的贡献不小,同时石灵桥与宁乡的历史渊源也很深。清嘉庆、同治及民国宁乡县志都有石灵桥的记载,光绪湘潭县志记载了水系烧汤河统经县域。石灵桥建造于乾隆早期,在建石拱桥之前,潭宁桥是木桥还是石墩木梁桥,不得而知。乾隆年间宁乡人黄日灿费千金,建石灵桥三拱,史料有载。
      清嘉庆《宁乡县志》载:“石灵桥在县东南八十五里烧塘河,邑绅黄曰灿独建,费千金。”民国《宁乡县志》载:石灵桥,在县南九十里烧汤河,为潭宁交界处,清黄日灿费千金建,咸丰八年徐石材、杨少度募捐重修,光绪二十三年,宁潭士绅陶蘅渚、徐景山倡募重修五甕六墩。”据当地村民介绍,徐景山后人,在上世纪九十年从台湾回乡看过此桥。
      清光绪《湘潭县志·山水》载:“烧汤原名石滩,音讹而为烧汤,上有平桥,雁齿明澜。”
     《双观黄氏五修族谱》摘录:黄日灿(1674~1758),字庭英,晚号倩谿,清县学附生,议叙州同。康熙十三年(1674)七月二十九日生于道林,乾隆二十四年(1759)六月二十九日沒,寿八十六。祖父黄文行,明诰授明威将军,父黄光壁,清驰赠修职佐郎,母杨氏,生六子。黄日灿天性纯笃,自少积学,精通诗古,乐善好施,孤寡无依者,赈恤之,桥寺募修者,输助之。烧汤河为潭宁往来通衢,乃不惜千金,以成桥。1751年和1752年天灾,又不辞金资捐济,全活无数。开大中丞额其堂曰“好义可嘉”,復为题请恩赐“尚德维风”四字,议叙州同职。
      湘潭历史文化名人张璨,在乾隆年间为石灵桥作了碑记。碑文:“去郡城六十里有河焉,名烧汤,有桥焉,名石灵,崩圮累年,川途交病。予姻家宁乡黄君庭英,过而尽伤,见乡人之募修者困于道谋,乃独身任之。费千金而事葳,徒旅水陆咸跻于安。乡之人磨石纪事,而来乞予言。予维古者大同之世,上下为一体。田里树蓄,民事也,自上制之,道路桥梁,官政也,自下劳之。后世田不井授,人自为生,富连阡陌,而贫无立锥。井税之外,欲其率一钱以佐公家之急,即相顾有后言。由私生吝,由吝生忍。大之城郭,次之桥梁,废坏不修者比比而是。夫天下这事,贼于需,成于断。今黄君之斯举,可谓伟矣。顾或者曰:地有神,最灵。斯举也,神实示兆以启黄君。君适有祷焉,蒙神之郡佑,而以是酬之。夫神诚灵,受佑者宜不上一黄君。君受神佑,而即能推神之佑,以惠及无疆,斯其伟绩,岂不当大书而特书哉。则睹斯河桥一片石,其亦有观感而兴起者乎?是为记。”     此碑为祁阳石碑立于桥北宁境,十多年前移于私宅,后无果。
     附:张璨(1673-1753),字岂石,号湘门,湖南湘潭杨嘉桥人。康熙四十七年举人,授无锡知县,官至大理少卿。曾任河间知府、长芦盐运使等职。著有《石渔诗抄》、《遗安堂诗集》、《枫树亭集》等。
       石灵桥名称因桥北宁境内有石观音庙而来。民国《宁乡县志》载:“石观音庙在县南百二十里,四都三区保安团烧汤河岸,同治志载百余年来,历著灵异。”
       在光绪二十三年(1897),宁乡陶蘅渚和湘潭徐景山是主要修桥倡募者,陶蘅渚即道林便河里陶森甲大哥,当时便河里陶家富甲一方,乐善好施,热心公益。陶森甲是清末风云人物,清举人,内阁中书,出史欧洲、日本,在当时政、军、商间互为融通,在修桥过程中,陶森甲也岀资不少。
      1925年毛泽东和大弟毛泽民、妻子杨开慧经此桥回韶山开展农民运动。1945年秋,王震、王首道率八路军南下支队途经石灵桥。 270多年以来,石灵桥历经风雨,见证岁月沧桑。古拱桥独具魅力,集历史、建筑、人文、艺术价值于一体,有很高的文物价值,是宁乡和湘潭人民永远的骄傲之桥,幸福之桥!

风雨沧桑石灵桥
                                                石灵桥                 2016年6月28日陶子林摄
风雨沧桑石灵桥
                                     石灵桥桥面                                   2016年6月28日陶子林摄
风雨沧桑石灵桥
                                       石灵桥      2016年6月28日陶子林摄
风雨沧桑石灵桥

风雨沧桑石灵桥
                          石灵桥碑 (2017年7月1日被大洪水冲倒)               2016年6月28日陶子林摄
风雨沧桑石灵桥
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宁乡县志》载:“石灵桥在县东南八十五里烧塘河,邑绅黄曰灿独建,费千金。”
风雨沧桑石灵桥
            洪水过后的石灵桥,湘潭市文物部门在桥面安装的临时护栏。 2018年6月1日陶子林摄
风雨沧桑石灵桥    2017年7月1日大洪水冲倒了石灵桥桥面两侧石护栏,湘潭市文物部门后在桥面安装的临时护栏
风雨沧桑石灵桥
                                                 2019年11月石灵桥维修施工中
风雨沧桑石灵桥
                                             2019年11月石灵桥维修施工中
                                                  
风雨沧桑石灵桥
                                              石灵桥维修扫尾工作中      2019年12月14日陶子林摄
风雨沧桑石灵桥
                              石灵桥维修扫尾工作中      2019年12月14日陶子林摄
风雨沧桑石灵桥
                      施工员在石灵桥桥面南段施工          2019年12月14日陶子林摄
风雨沧桑石灵桥
                              施工员在石灵桥桥面用砂浆缝隙      2019年12月14日陶子林摄
风雨沧桑石灵桥
                              石灵桥维修扫尾工作中      2019年12月14日陶子林摄
风雨沧桑石灵桥
                湘潭市文物部门在石灵桥上安装的自动沉降传感器。2019年12月14日陶子林摄
风雨沧桑石灵桥
                                         湘潭市文物部门安装的自动沉降传感器
风雨沧桑石灵桥
                                                2019年12月17日陶子林摄

风雨沧桑石灵桥
                                                       2019年12月17日陶子林摄

风雨沧桑石灵桥
   石灵桥维缮工作,采用古法施工工艺,以旧修旧,清除北端第一孔内的淤泥杂土,从图可见恢复了五拱面貌。
                                                         2019年12月14日陶子林摄
风雨沧桑石灵桥
                                         维修后的石灵桥桥拱及桥墩
风雨沧桑石灵桥
                                            站在石灵桥北端宁乡境内,往南望湘潭
风雨沧桑石灵桥
                                        石灵桥桥北宁乡段的石观音庙遗址
风雨沧桑石灵桥
                    石灵桥桥北宁乡段的石观音庙遗址。2019年12月14日陶子林摄
民国《宁乡县志》载:石观音庙在县南百二十里,四都三区保安团烧汤河岸,同治志载百余年来,历著灵异。
风雨沧桑石灵桥
                                         石灵桥卫星地图位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