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嘉庆二十四年《宁乡县志》卷二地理篇载:“金盘山在县东南五十里,一峰特立,四面环绕如盘,上有寺,寺旁石崖崱屴,瀑布悬空,流泉四岀,汇为巨浸,南流者经聚山注靳江,西北流者经东湖注平冈,东者注善化长冲而下”。金盘山有金盘寺,乾隆《宁乡县志》载:“......明嘉靖年间,江西吉府工正齐友權之嗣孙惠吾建寺,捐香火田八亩,雍正十年其孙文礼、文滔诸侄等又捐田四亩,户名齐佛田完俻。”这些都是史册对金盘山的历史记载。清代文人易维新有《游金盘山寺二首
》:沿溪層踏磴,人寺似昇楼;花雨三春雪,松冈六月秋;椎歌披翠出,鸟语杂泉流;瀑布危岩上,银河泻石头。盘谷藏精舍,何人善画描;竹窗青欲滴,枫壑赤如烧;引磴藤为级,眠溪柳作桥;休询姑射洞,此境足逍遥。金盘山主峰为山髭窝岭,岭北有白沙拱石、雷打石,东南与姜家岭、云雾山、神仙岭、石栗山(城墙大山)、张家岭、陶家岭、黄茅大岭、鹰嘴岭、牛眠岭、颜家岭、董家岭连为一体,形成宁乡东南与善化的天然屏障。金盆山岭脉自长沙岳麓,经麻羊岭、煤局岭而来,是花明楼主要自然风景区之一。
金盆山位于花明楼镇东北部8.5公里处杨林村,原为铁炉村,后金元村再杨林村。土壤为板页岩发育而成的黄壤和红壤,降水充足,植被丰富,林木茂盛,野生动物繁多,奇峰异石布满山间。由于独特的地理自然环境,今成为了乡村旅游开发的理想之地。据传赤土王家湾后山为双鲤鱼跳跃形状,与东边金盆山遥遥相对,互为呼应,构成喻意特好的“金盆托鲤”风水,故王家湾人才辈出,从王恩开始,王坦修、王定堃、王耀文先后中榜进士,王家门庭光耀,远近闻名,一门四进士成为当地美谈。从2015年开始,花明楼镇政府响应国家号召,因势利导打造全域旅游,当地村组领导班子积极参与,村民紧密配合支持,开展了美丽乡村旅游建设。今杨林村各地道路互联互通,绿树成荫,鲜花路放,稻菽粮丰,村舍整洁,环境优美。他们充分挖掘自然与人文历史资源,打造了许多精品之作。特别是依托金盆山的自然优势,利用山水为载体,名胜古迹做文章,初步形成了金盆山的观光游览圈。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认可。
从花明楼镇区经县道085线,行7公里的路程,即可到达金盆山入口石门洞。经石门洞门楼行300米左右即到黑坝口,黑坝口两侧岩石林立,村舍依山而建,鳞次栉比,沿溪行而上200米,可听水声如雷,走近碧水一潭翻动,旁有错落古树相邻,这里即仙人潭,潭虽不深,但仙境如临,凡尘洗心,濯濯厥灵,怡然爽神。潭之上有仙人桥,今可见南北两侧天然山石桥墩傲立,凌空相视,颇为壮观。仙人桥右侧为仙人潭瀑布,这里一年四季水花飞溅,悬泻倾挂,震声悦耳,雄浑壮丽,让人流连忘返。仙人桥越岭而上,有柏油马路直通金盆山水库,过去称金元水库,此水库为上世纪五十年代修建,后进行了库堤加固整修,水面平静如镜,洁净幽深,四周高山环绕,青翠绵延,确似金盆托玉之美景。水库过去为金盆、金龙、金丰三个村民小组,为齐、邝、张、姜、易等姓氏,今大部分外迁,水库左侧有齐氏农家乐,招待四方游客,再上为通善化(后望城,再岳麓区,今为先导区)古邑道,过去为青石路面,商客挑夫日行夜走,轿子土车穿梭,行人脚穿草鞋步履维艰,翻山越岭讨生计。邑道今拓宽后还保留420米沙石路,余留着古韵特色,见证着岁月沧桑。邑道右侧有明代嘉靖年间齐氏所建金盆山寺古遗址,寺又名九龙寺,毁于上世纪六十年代,今杂權丛生,昔日晨钟暮鼓,香烟渺渺,只能一种追忆。金盆山寺遗址之上有采石场,今已封禁。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前金盆山时常有老虎出没,据85岁张含九老人讲述,1959年12月某天,家住金盆山张含九、张晋益、邝正清三人在滴水洞下侧打猎,发现二只老虎,后被他们围猎一头,大约一百多斤,后送宁乡县土产公司,得到报酬52元人民币,1964年还发生豹子伤人事件,1993年后豺狗绝迹,今还有野猪、野兔、野鸡及蛇类和各种鸟类在山中活动。2006年山上大树被砍伐,留下永远的遗憾,今已封山育林,次森林将得已恢复。经邑道越岭而下即陈家冲,为抗日战争时期长沙县临时政府旧址,今立碑以此纪念。从山脊走防火隔离带向南而上,可到雷打石景点,雷打石为板页岩天然石构成,傲立山头,为宁乡与望城交界处,海拔350米,巨石长度达52米,宽16米左右,高度在15米左右,巨石之上有小平台,人可攀登而上,是此地一大自然奇观。站在巨石之上,田园画卷扑面而来,可远眺望城西南与宁乡东南的自然山水风光,向西瞭望韶峰突兀尽收眼底。离开雷打石沿山脊而上,有白沙拱石,此石约40平方米左右,因石色为白而名。随着山势越来越高,坡度也随着加大,气温下降风速加大,但欣喜也越来越多。向南爬上最高峰即山髭窝主峰,也就是金盆山的主峰,这里海拔达428米,为宁乡东南和望城(岳麓区)西南最高峰,放眼四周,群山连绵起伏,尽收美景,如在云雾天登山,云海翻腾,景象万千,蔚为壮观。主峰西下为山髭窝,过去为屯兵立寨之地,今在主峰四周还保留有战壕,抗日战争时期,此地曾多次发生战斗。山髭窝下为滳水岩,这里崖岩陡壁,层岩叠嶂,险峻难攀,是探幽野游的理想乐地。丰水季节,瀑布成级,飞流直下,远看似一条洁白银带在密林中飘舞。滴水岩之上还有石屋洞,右上侧为黑石排,因裸露岩石为黑色而得名。姜家岭在金盆山水库南,岭上有大片开发的优质茶园,建有金盆云雾茶厂,生产纯天然无公害茶叶,畅销海内外。姜家岭南为云雾山,即大雾山,因山谾壑崇严,常年喷云吐雾而名。今为良种油茶种植基地。过去这里是古代屯兵之地,宋建炎年间,金兵入境,刘廷佐驻兵于此。金盆山主峰向东而行即为神仙岭,今黄茅大岭风力发电场名神仙岭风力发电场,因此地山名而来。神仙岭下有一天然山窝,大概有十多亩田土,过去也为匪帮立寨之地,寨下有石栗菴,清顺治三年刘少奇先祖南塘刘氏刘兆之,因妻胡氏殉节,遗子祚昌幼弱,乃建菴置饭僧田,纪念胡氏及尊神敬佛,积善行德,望神灵保一方平安。石栗菴之上还有天然石岩,石壁崂嶆,嘉庆宁乡县载壁上刻有“六公公立”四字,据廖姓老人讲述,早几年岭下黄平老总慕其名,一家人曾上山察看过,但不知有无石刻,还需实地核查。石栗菴后搬迁山下,众人重新在山边捐资扩建,规模宏大,十八罗汉,二十四位诸天菩萨,如来大佛像,观世音像,关公像都安置于菴内敬奉朝拜,终年香火不断,但毁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原有捐资石碑二块,今尚存一块光绪五年(1879)重修菴寺的捐资石碑,碑上刻有刘少奇外公鲁贵和捐钱芳名。神仙岭向东为石栗岭,即城墙大山,山势陡峭。再东为张家岭,陶家岭,黄茅大岭,鹰嘴岭,牛眠岭、颜家岭、董家岭。此岭带蜿蜒曲折,2016年长沙三一重工投巨资,建立了25座风车,即为黄茅大岭风力发电场,成为当地观光旅游的另一处风景。
金盆山风景独特,景点丰富,是花明楼红色旅游资源的重要补充。虽然这几年初步进行了开发启动,但深度广度不够,力度不足,还需扩大多方面宣传推介,让人们充分认识金盆山的潜在旅游价值。相信经过统筹设计,合理规划,扩大招商引资力度,政府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社会力量积极参与配合,金盆山的未来一定会更加美好!
在杨林桥向东望金盆山等山峰
金盆山主峰山髭窝与滴水岩。2019年8月30日陶子林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