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长沙洋湖垸(洋湖湿地公园)靳江入湘江口的变迁

(2019-06-18 22:26:58)
靳江发源于湘乡金石镇万岁塘上腰塘(西源)和大凫湖上两头塘(南源),流经宁乡麻山、花明楼、大屯营、道林,过龟头市,下九江,穿洋湖,过去在瓦岗口流入湘江,今在柏家洲北端入湘江, 全长85公里。是长沙市城内入湘江的主要河流之一,在湘乡金石镇赵公桥处,南源与西源水交汇于此,开始称靳江。赵公桥至花明楼双江口称上游,双江口至湘潭龟头市为中游,龟头市至洋湖垸为下游。靳江入湘江口的变迁,在历史上应该是有变化的,最初入江口应该在洋湖垸西边,随着泥沙的不断淤积,入江口向东移,后来基本上在瓦官口附近固定下来,湘江水由南向北而流,把靳江口泥沙带到西侧,逐渐形成今天的柏家洲及西沙洲。上世纪七十年改造靳江河,入江口改移至柏家洲北端,估计若干年后,柏家洲北端西侧河沙越来越多,又会形成新的沙洲。
    靳江的名称由来已久,现主流媒体认为,因靳尚官授楚大夫,封地于朱石桥、麻山一带,同时靳尚墓靠近江边,故称靳江,还有一说,烧汤河一带,河中怪石林立,形如刀剑,称剑江,后衍变称靳江。今通过多方搜集资料,走访靳江流域各地,特别是朱石桥一带,进行仔细分析,得出靳江的名称来源,靳乃春秋之小国,即今朱石桥一带称靳国,流经靳国的河流称靳江,在春秋时期,我国有1600多个小国,南方山地较多,交通不便,占山为王者较多,后来由于人口的增加,各国势力不平衡,小国之间进行战争,互相吞并,结果强大的北方楚国吞并了靳国,战国时期靳江流域为楚国属地。靳尚本姓芈,或姓“上官”,出生地在湖北江陵纪南城,由于他在楚国得到楚怀王器重,官封公族大夫,食邑于靳地,后靳尚子孙便以邑为氏,称靳氏,尊靳尚为靳氏始祖,靳姓是我国汉族姓氏来源于南方的极少数之一,据《古今姓氏书辩证》云:“春秋时楚国有大夫靳尚,食采于靳,以邑名为氏”。中国大多数姓氏起源于春秋时期的各个小国名号,靳姓起源于楚国大夫靳尚,这已为各种姓氏书所确认,系以地为氏。靳尚死后葬靳江河洲之中央,四面环水,今朱石桥七家洲遗迹可证。清乾隆举人宁乡玉山书院山长周在炽有《过靳尚墓》诗“人去几千年,荒坟靳江边,江边一杨柳。系吊过往船”。
    瓦官口,为靳江入湘江古河口位置,今当地人称老口子,位于湘江新区湘江风光带上,旁边建有湘江新区规划馆和李自健美术馆,南边300米为湘府路大桥,北边200米处新建有“西沙庙王”。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在《水经注》中就有记载。《水经注》曰:“湘水又北,左会瓦官口水,湘浦也。”“瓦官口水即靳江,瓦官口即靳江入湘江口。据湖南文史专家陈先枢先生考证,古代这里曾是烧制砖瓦的集中地,政府在此置有瓦官,故名瓦官口水。明《一统志》亦云:“靳江在善化县西二十里,一名瓦官水口,一名剑江,源出湘乡大凫塘,东北流经宁乡麻山,南七十里又东北入善化县界至黑石头注入湘,过楚大夫靳尚墓前,因名。”到清代瓦窑已不复存在,瓦官口建起了楼台亭阁,栽种了梅花,成了长沙城郊的旅游胜地。
清嘉庆举人宁乡人黄本骐有《雨渡瓦官口》诗云:
阴翳漫江昼不开,蹇裳唤渡客裴回。
寒流一线盘沙出,细雨孤帆背岳来。
云树微茫分甸郭,烟涛汹涌动楼台。
问情多被梅花约,又见东风两岸催。
清乾隆进士孙良贵《靳江口》诗也证实了清代靳江口广植梅花,诗云:
回望昭霞石,行看靳口迟。
寒波明藻荇,白石曝鸬鹚。
远客归何安,逢人问岁时。
江梅含欲放,于役亦知期。
清代靳江口已成湿地,当时称作“长沙溪”或“靳家溪”。 清康熙间诗人张埴《出靳江往长沙溪行即景》中描写了曲潭、薜萝、野花、鸳鸯、垂钓、流烹、溪光等诸多湿地美景及消闲情趣,诗云:
之子港何之,曲潭流几曲。
两岸薜萝垂,半篙春浅绿。
草际野花香,鸳鸯暖自浴。
把钓忽惊飞,鱼小竿陆续。
旋取活流烹,引满酌醽醁。
颓然醉复醒,消受溪光足。
清末诗人、经学大师王闿运则称这块湿地为靳家溪,其《咏靳溪新柳》称:
靳家溪畔柳千条,犹学当年郑袖腰。
访古伤春正惆怅,绿杨深处听离骚。
1971年冬开始至1973年,长沙西区和望城县组织学士公社、大平公社、坪塘公社、岳麓山公社社员群众,将河道出口一段裁直,从故道北移1公里,自许家洲至谢家屋场全长550米拓宽深挖,缩短河床1600米,入湘江口改至柏家洲北端。留下故道哑河24公顷水面划给郊区岳麓山公社靳江大队,补偿其开河损地。当时施工机械很少,都是锄挖,肩担,搞人海战术,工程强度很大,老百姓流下了艰难的汗水。今天的瓦官口已无任何历史痕迹,也没立碑介绍,但此处建有湘江新区规划馆和李自健美术馆,留下一段古河道水面,湘江风光带景色怡人,站在此处,令人怀古悠悠。但让人欣慰的是,在靳江新河道南侧,有一段街道命名为瓦官口路,这也许是对历史最好的回忆。后来了解得知,“瓦官口路”一名,是陈先枢教授参加长沙市民政局召开的洋湖片区道路命名会上提岀而来,我们应感谢陈老先生为长沙留下永远的记忆!长沙洋湖垸(洋湖湿地公园)靳江入湘江口的变迁

                                     古瓦官口与靳江改道入湘江河口的卫星图位置
长沙洋湖垸(洋湖湿地公园)靳江入湘江口的变迁
                                  古瓦官口与靳江改道入湘江河口的卫星图位置
长沙洋湖垸(洋湖湿地公园)靳江入湘江口的变迁
   靳江入湘江古河道口瓦官口。瓦官口今称老口子。湘江风光带东侧,2019年6月18日陶子林摄
长沙洋湖垸(洋湖湿地公园)靳江入湘江口的变迁
   靳江入湘江古河道口瓦官口。瓦官口今称老口子。2019年6月18日西向东摄
长沙洋湖垸(洋湖湿地公园)靳江入湘江口的变迁
   靳江入湘江古河道口瓦官口。瓦官口今称老口子。地理坐标:北纬28度7分24秒,东经112度56分42秒。2019年6月18日西向东摄
长沙洋湖垸(洋湖湿地公园)靳江入湘江口的变迁
                                                         2019年7月11日瓦官口。陶子林摄
长沙洋湖垸(洋湖湿地公园)靳江入湘江口的变迁
                                             2019年7月11日于湘江西岸瓦官口,洪水不断上升。陶子林摄
长沙洋湖垸(洋湖湿地公园)靳江入湘江口的变迁
                          靳江入湘江古河道口瓦官口。湘江风光带西侧,2019年6月18日陶子林摄
长沙洋湖垸(洋湖湿地公园)靳江入湘江口的变迁
                      靳江入湘江古河道口瓦官口。右侧为李自健美术馆。2019年6月18日西向东摄
长沙洋湖垸(洋湖湿地公园)靳江入湘江口的变迁
                                          西沙庙王。南侧为瓦官口,即老口子。2019年6月18日陶子林摄
长沙洋湖垸(洋湖湿地公园)靳江入湘江口的变迁
                                      西沙庙王。2019年6月18日摄
长沙洋湖垸(洋湖湿地公园)靳江入湘江口的变迁
由于城市变迁,乡村传统信仰地也发生变化,为了留下乡情,洋湖村与靳江村,在湘江西岸瓦官口北侧合建了庙,名西沙庙王。家住柏家洲七十三岁邱姓老人,每天在这里看牛,他1948年定居柏家洲,亲身体会到几十年城市的变化,他说柏家洲也开始拆迁了,平静安逸的日子也将被打破。2016年6月23日陶子林摄。2019年6月18日本人再次来到这里时,此庙已移迁至西侧江堤之上,不见老人,也不见牛。
长沙洋湖垸(洋湖湿地公园)靳江入湘江口的变迁
        靳江入湘江古河道口瓦官口。左侧李自健艺术馆建设中,对面为湘府路大桥。2016年6月23日陶子林摄。
长沙洋湖垸(洋湖湿地公园)靳江入湘江口的变迁
                 靳江入湘江古河道口瓦官口,右对面为豹子岭2016年6月23日摄。
长沙洋湖垸(洋湖湿地公园)靳江入湘江口的变迁
                     瓦官口,今称老口子,对面为湘府路大桥。2019年6月18日北向南摄                                                  
长沙洋湖垸(洋湖湿地公园)靳江入湘江口的变迁
                                    瓦官口残留的靳江古河道。2019年6月18日陶子林摄
长沙洋湖垸(洋湖湿地公园)靳江入湘江口的变迁
                           柏家洲靳江老桥。2016年6月23日摄
长沙洋湖垸(洋湖湿地公园)靳江入湘江口的变迁
柏家洲靳江新老二桥。1971年冬季至1973年,学士公社、大平公社、坪塘公社组织社员,人工改道靳江口,把入江口(瓦官口)改道柏家洲北岸入湘江。2016年6月23日陶子林摄
长沙洋湖垸(洋湖湿地公园)靳江入湘江口的变迁
                           柏家洲靳江老桥。2019年6月12日陶子林摄
长沙洋湖垸(洋湖湿地公园)靳江入湘江口的变迁
                                      柏家洲靳江入湘江口。对面为猴子石大桥。2019年6月12日南向北摄
长沙洋湖垸(洋湖湿地公园)靳江入湘江口的变迁
                                 左为柏家洲靳江新桥。2019年6月12日陶子林摄
长沙洋湖垸(洋湖湿地公园)靳江入湘江口的变迁
                                      柏家洲靳江新老二桥,东向西摄
长沙洋湖垸(洋湖湿地公园)靳江入湘江口的变迁
                              柏家洲靳江入湘江口。2019年6月12日西向东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