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鹿寨陶氏生活地

鹿寨县,秦,属桂林郡地。汉,分属潭中、始安二县地。1951年属柳州专区,1952年改属桂林专区,1958年改隶柳州专区,2002年11月30日改属柳州市。鹿寨县,今隶属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位于广西中部,东和东北与桂林市的荔浦、永福县为邻、南隔柳江与柳江县及来宾市的象州县相望、西接柳州市和柳城县、北连融安县、东南与金秀县相交。鹿寨县地理形态多样,西北部为峰林谷地区,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著名的四十八弄在境内。有不连座的稀疏孤峰和连座的密集峰林。
本支分布在广西鹿寨县平山镇大阳村大社八、中社八、小社八、新村屯以及户堂屯、雷正屯等地。人口大约有5000人左右。
本族始祖諱正安:二世道通、三世陶政,均回湖南归世。四世富順,五世道意、奉祺,六世海富、道忠、海萬、海松丶海絞、海奉、海林。
四世祖生于清朝崇德辛已年(1641年)。因清朝咸丰末年动乱,从湖南带来的宗谱毁灭,故一直没有族谱可查,先祖名讳以及祖居详细地址都不明。口传原籍为湖南省永州市祁阳县石板村。
堂号:五柳堂。
四世祖墓对联:派别支分开盛族;粤山楚水共钟灵
从四世開始,派语:富奉海,良日成方,鴻業紹啓,克振家聲。
新派语:祖澤高耀,權金名增,繼宗顯國,榮華昌盛,仁德禮孝,世代長存。
近代陶松(1903年—1970年),又名培松,在社八陶氏墨谱中叫鸿寿。民国十二年(公元1923年)考入南京军校第五期。曾任安微省合肥县县长,舒城县县长,十战区少将处长,湖北三区专员,第三兵团少将高参。
http://s8/mw690/006JZpL9zy7paEYKAWX27&690
http://s4/mw690/006JZpL9zy7p25ao8sX63&690
二、扶善公支
扶善公支即高椅陶氏,原籍湘南永州府祁阳县石板村,今湖南省永州市祁阳县石洞源。始迁来粤桂林府(今桂林市)全州县陶家阜水车村。自明朝末年又迁至永宁州安宁里中团马头村,今属柳州市所辖。几年后又迁到永宁州安宁里下团王洞村,由王洞而高椅村,今柳州市鹿寨县中渡镇高椅屯。遂世居之。先祖妣王氏,与先祖扶善公逝后合墓于高椅村边的对门岭。已传至十九代人。本支派语::扶鉴文继定,奉应海付中,成家惟立志,昌大必光明,祖业开荣庆,永登福寿天,良谋本世则,礼智乃经权。本支总人口数为3900多人,
http://s4/mw690/006JZpL9zy7p3ByZnl953&690
始迁祖扶善公、先母王氏之墓碑。以山公(18)世后裔陶昌才拍摄。
http://s11/mw690/006JZpL9zy7p3BmplpMca&690
陶氏家族祠堂,位于于广西鹿寨县高椅屯。为扶善公后裔于2017年重建,陶昌才拍摄
http://s11/mw690/006JZpL9zy7p3BmplpMca&690
三、扶挥公支
扶挥公支即石桥陶氏,始迁祖,扶挥公,原籍湖南省永州市祁阳县石板村人,何年何月何日迁至广西壮族自治区鹿寨县平山镇石桥村,情况不详。已传至十八代人。扶挥公后代分居洛雒县石桥村,今柳州市鹿寨县平山镇石桥屯。本支派语:品扶王应浩、海朝文学成、克正秀世(延)代(万)、礼广发家声、堂高南柳茂、仁寿继长春。本支人口2600多人。
http://s11/mw690/006JZpL9zy7orsf3vWWda&690
广西鹿寨县平山镇石桥陶氏聚居地祖墓。图片陶述摄
http://s15/mw690/006JZpL9zy7orsg9gGW9e&690
图片陶述摄
http://s15/mw690/006JZpL9zy7orsg9gGW9e&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