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承彬浅谈《山海经》之《敖岸山》(206)

邱承彬浅谈《山海经》之《敖岸山》(206)
注释作者:邱承彬(天珠学者、佛学者、传统文化学者,天珠学创始人,旅游专栏作家,旅行家,藏名:扎西多吉,网名:神奇的天珠,号:六不居士,办公室名称:六不精舍,邱承彬《解密天珠》一书由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
山海经中山经第五
《敖岸山》原文:
中次三经萯(fù)山之首,曰敖(áo)岸之山,其阳多球
琈(fú)之玉,其阴多赭(zhě)、黄金。神熏(xūn)池居之。是常出美玉。北望河林,其状如茜(qiàn)如举。有兽焉,其状如白鹿而四角,名曰夫诸,见则其邑大水。

部分注释:
1.萯(fù)山:山名,一说指今河南新安县西北的东首阳山。
2.敖岸之山:即敖岸山,山名,具体所指待考。一说在今河南渑(miǎn)池县西北
4.赭(zhě):红土。
5.熏池:传说中的神名。
6.河林:指黄河岸边的树林。
7.茜(qiàn):即茜草,多年生草本植物,根圆锥形,黄赤色,茎有倒生刺,叶心脏形或长卵形,花冠黄色,果实球形。
8.举:即“榉(jǔ)”,榉树,落叶乔木,高可达30米,叶卵形或椭圆披针形。
9.夫诸:兽名,具体所指待考。
10.邑(yì):城镇,县。
白话译文:
琈玉,阴面有很多红土和黄金。名叫熏池的神住在这座山上。这一带经常出美玉。北面可以望见黄河岸边的树林,远远看去,好像是茜草或和榉树。山中有一种兽,形状像白鹿,长着四只角,名字叫夫诸。它在哪个地方出现,哪个地方就会发大水。
参照《山海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