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中医文献一致认为脾虚肾虚是发育障碍的根本?而促进孩子生长发育无论内服中药,还是外治法都不离补脾和补肾。然而,中医的发展一定离不开与时俱进,所以我们需要跳出传统的思维定势来不断研究新时代下的新问题。
古代封建社会缺衣少食,有很多孩子因为条件艰苦身高体重发育迟缓,那是那个社会最多见的个子矮的原因。但是现代社会已经很少有这种情况出现了,孩子吃得好,生活条件好为什么还是不长个子,这个就需要我们多方面研究了。
春季增高助长一定离不开肝,肝脏决定孩子的生长。”
/UploadFile/image/20180308/20180308115918_30190.jpg
“肝在五行属木,五行中还只有木才具有长高长壮的性质。肝应春天,木秀于春,少阳春升之气带动全身气机运行和升发。如果肝旺了,好动,睡眠不好,木易折,长不高。木弱了,没有生长的能力也长不高”
既然孩子生长发育障碍的关键在肝。肝属木、应春、多风、多动。而“树大易遭风”,“多动则不宁”,“阳化气,阴成形”,因此,理论上只要改善了孩子睡眠,获得足够的“静”就具备了生长和发育的必要条件。
因此,在小儿增高的调理中离不开睡眠的调整。此外,小儿推拿的手法中,平肝、疏肝、柔肝、清肝的手法都有,每种手法针对不同的孩子能达到不同的调理效果,所以这方面因人而异,我们不做具体阐述。
除了全身调理外,我们还要了解增高的外在机理。增高是一个综合复杂的过程,不是简单的几个穴位就能达到效果的。
“人的身高由头、脊柱和下肢三部份构成。”
/UploadFile/image/20180308/20180308115939_17680.jpg
头不可能突然被拉长,下肢增长也不是几天的事情。但脊柱呢?咱看看它的结构!脊柱由7个颈椎,12个胸椎,5个腰椎,一块骶骨和一块尾骨构成。各个脊椎通过椎间盘连接成为脊柱。除寰、枢椎和骶、尾骨之间没有外,其余椎骨间都有一个圆圆的,厚厚的椎间盘。23个椎间盘总厚度占整个脊柱总长的l/4-1/5。
我们都知道椎间盘具有伸缩性,在休息、平躺和牵引条件下,椎间隙可以增宽。“正是因为老年人椎间盘伸缩性减弱,髓核含水量减少,髓核弹性降低,整个椎间盘间隙狭窄才导致了身高不长反缩。60岁以上老人,早晨刚起床,椎间盘伸展,含水量多,人就高些。到了晚上,经过一天直立,全身重量挤压椎间盘,导致其缩水,椎间盘变窄,身高就降低了。”
于是,针对小儿增高,从临床效果来看,整体调理加局部揉、按、推、擦等手法刺激,对胸、腰椎均有牵引作用。一般每周操作2-3次,连续操作1个月,小儿身高肯定会增长。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