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课堂参与度调查分析与思考
(2017-07-22 11:12:03)小学生课堂参与度调查分析与思考
一、本次调查对象为新北关小学五年级8班全体学生,通过问卷及面对面询问,了解到学生课堂参与度不高的原因有以下几条:1、教师不关注自己。2、教师上课内容枯燥。3、上课老师讲解时间过长。4、小组合作尽是优秀学生参与,学困生不被重视。5、怕回答错误别人嘲笑。6、习惯了走神。
二、分析
通过调查发现学生参与度不高的原因既有教师的原因,也有学生本人的原因。
虽然早就倡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主导,但由于对教师的评价还是以学生分数为主,导致教师上课急功近利,就免不了教师在课堂上长时间讲解,唯恐遗漏了哪个知识点。岂知这样时间长了只会磨灭学生的兴趣。知识欠缺可以弥补,可学习的兴趣没了,哪里找补?
教师如果在上课前不好好备教材,或者是备了教材没备好学生,课堂上不能激活教师、文本、及学生的对话,都会使课堂气氛沉闷,进而让学生感到上课无聊,厌倦教师所教内容。
反思自己的课堂,优秀学生课堂参与水平显然高于中等生和学困生。优秀学生学习专注,掌握知识比较牢固,自信心强,思维敏捷,对于老师所提问题回答正确率高,经常得到老师的表扬和肯定,所以课堂参与度高。而对于那些学困生,往往采用简单粗暴的方式,很少给孩子回答问题的机会,或者是孩子回答了却不中老师的意,得不到老师的肯定,导致学生害怕回答错误别人嘲笑。在这样的氛围下,一些孩子被忽略了,他们对课堂是去了兴趣,从而没有了主动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有部分学生干脆是一上课就走神,他们随心所欲,管不住自己。仔细分析,正因为却少了教师的关注,听与不听,老师都没有及时发现,久而久之,便成了一种坏习惯。
三、思考
课堂是我们的主阵地,如何在课堂上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我想应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我们教师要做到吃透教材,明白这一节课学生应掌握的重难点,精心备课,讲课不能面面俱到,要简化教学目标,重点解决孩子们不理解的问题,教给孩子们思考的方法,引领他们主动学习,主动思考。课堂上老师要进入角色,采取不同方法让学生感受到语文课堂的生动有趣。
第二、要关注不同层次的学生。对于优等生,我们提得问题要有一定难度,以防他们有骄傲情绪。对于中等生,我们要经常提问,时时提醒,让他们明白,课堂上老师时刻在注视着他们,对于回答较好的学生,要及时鼓励,大肆表扬,让他们充分体会到认真和专注带给他们的幸福感。对于学困生,要根据他们的能力提出相应问题,只要回答正确就及时表扬,肯定他们的进步,激发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充分感受到老师就是妈妈,有足够的耐心引领他们前进。课堂上,我们要善于观察,对于不能认真倾听的学生要心中有数,及时提醒,及时提问。争取让所有的孩子都感觉到老师爱他们,老师关注他们,老师期待着他们的进步。
第三、指导小组合作,展开小组竞赛。课堂上遇到有难度的问题,需小组合作时,要选一名有领导能力的组长,要选一名记录员,组长要安排好小组成员发言的顺序,对于任何一个成员的看法都要给予肯定,并能让优等生把自己的想法及时跟学困生交流,整个小组都在动,最终在讨论合作的基础上每个成员在原有的认识上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小组合作完毕,要展示汇报成果,要多提中等生和学困生,组与组之间展开竞争,组与组之间要及时评价,进而锻炼他们听、说、读、讲评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