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山西临县话的声母系统

(2017-04-01 09:07:33)
标签:

临县话

声母系统

各地方言

吕梁

分类: 山西方言

http://s8/mw690/006JTmlqzy79XAyynBR57&690

声母,是使用在韵母前面的辅音,跟韵母、声调一起构成一个完整的音节。有的汉字看似没有声母,即零声母字[Ø]。零声母实质上也是一个声母,就如数学中的零[o],其实质也是一个数一样。

声母在构成一个汉字的音节中具有引领的地位。音韵学的研究中,人们对“韵”的研究更多、更深入,对声调的平仄的研究有很多,对于声母的研究相对滞后;喜欢古典诗词的人更有体会,人们更多的是关注韵母而忽略声母。当我们对各地的方言有所了解之后就会发现,各地方言之间的语音差别,更多的是韵母,而声母之间的差别相对不大。声母犹如每一个字、每一个音节的根,枝叶可以有分歧,终归不离其根本。

如“明”字,普通话、济南、西安、扬州、福州音[miŋ];武汉、成都、合肥、苏州音[min],白读音[men];南昌、梅县白读音[miaŋ];温州、潮州音[me ŋ];临县、太原白读音[mi]

再如“我”字,古代是个疑母[ŋ]上声字。普通话音[uo],丢失了声母,变为零声母字;济南、西安音[ŋɣ];武汉、成都、长沙音[ŋo];苏州音[ŋeu];南昌、广州、福州音[ŋao];厦门音[ŋaŋ];梅县客家话白读音[ŋai];最特殊的是温州,只是一个声母[ŋ],似乎没有韵母。临县话音似厦门的[ŋaŋ]。古代的“我”字,各地还有这更多的音变,如河北的“俺”[ŋan][nan] [an];山西方山大武镇的[ŋa] 等。

据李小平先生《临县方言志》,临县话声母系统包括零声母共有24个,相对比较整齐简洁,与普通话及大部分北方话的声母系统基本一致。如图:

 

 

塞音

不送气

塞音

送气

塞擦音

不送气

塞擦音

送气

鼻音

擦音

近音

唇音

P

P’

 

 

m

f

v

舌尖中音

t

t’

 

 

n

 

l

舌尖前音

 

 

ts

ts’

 

S

z

舌尖后音

 

 

 

ʂ

ʐ

舌面前音

 

 

ȵ

φ

 

舌根音

k

k’

 

 

ŋ

x

Ø

 

临县城关话里没有[v]母,但是南部的一些地方如三交镇等地有[v]声母;另外,[n]声母在[i]介音前为[ȵ],与[n]声母,不形成对立,一般不予分立,都记作[n]

在我国很多方言里或多或少的缺少某一种声母或某一类声母。

(据北大《汉语方音字汇》)

1.普通话里已经完全丢失了后鼻音声母[ŋ],临县话不仅仅是古代的开口呼疑母字保留了[ŋ]声母,甚至把一部分古代开口呼的影母字也带上了[ŋ]声母。如:“艾”,是个古代疑母字,普通话失落了声母,变为了零声母,音[ai],临县话音[ŋɛe],同时,影母字的“爱”与“艾”同音了;我国各地方言里,很多地方都保留了古代的疑母,如武汉、成都、温州、长沙、南昌、广州、厦门、福州。

2.西南官话区、吴语、闽语、粤语、客家话、赣语、湘语等,很多地方没有舌尖后音(卷舌音)[tʂ][][ʂ];临县话虽然有着一整套卷舌音声母[tʂ][][ʂ],但是,与普通话相比,字数要少得多,且俱为开口字。

3.成都、武汉、长沙、南昌[n][l]不分;“脑壳”往往写成“老壳”。

4.闽语区如:福州、厦门没有唇齿音声母[f];“福建”音似“胡建”。临县周围各县除了柳林,其他如离石、兴县、方山、中阳等也没有[f]声母,“飞灰不分”、“花发同音”。

5.闽语、粤语和客家话没有舌面前音(颚前)音[tφ][][φ]。但是[ts][ ts][s][i]介音前音色像[tφ][][φ]。如广州“资本家”音似“基本旮”。

6.在一般的方言里日音声母[r],往往是只有[ʐ] 或只有[z]。如北京、济南、西安、太原、合肥是[ʐ];如武汉、成都和南昌是[z];临县话的“日”音声母却两个都有,[ʐ],只与开口呼相拼,如:“日”、“热”;[z],主要与合口呼相拼;如:“软”、“女”。

临县话的声母系统与周边各地基本上一致,有意思的是:差别不多,却总有那么一点,差别不大,却十分显眼。

1. 临县周边的离石、柳林、中阳、岚县、兴县俱无卷舌音声母[tʂ][ tʂ][ ʂ],只有方山县和临县有。

2. 临县周边的离石、方山、中阳、石楼、岚县、兴县俱无声母[f],灰飞不分,花发同音。只有柳林县和临县有声母[f]

也就是说临县与柳林有[f]声母,与周边各县区别开来;临县与方山有卷舌音[tʂ][tʂ][ʂ]与周边各县区别开来;临县、方山、柳林三县又因方山没有[f]声母、柳林没有卷舌音互相区别开来。

就声母系统而言临县话与山西太原及离石存在一定的差异,而与陕北大致相同,如佳县、吴堡、清涧等地。临县话与吴堡话声母系统几乎一模一样。奇怪的是在宋代有一百年左右,佳县(葭州)隶属于晋宁军,属临县管辖;吴堡(吴堡寨)是曾经属于柳林(定胡县)管辖。这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

 

附:李小平的《临县方言志》声母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