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何激发孩子的看图写话兴趣

(2018-11-19 09:21:16)
标签:

杂谈

分类: 读书笔记

如何激发孩子的看图写话兴趣

——读《小学作文创新教学》有感

王士玲

看图写话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提高写作水平的有效方法之一,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采取一定的方式进行练习,用一种循序渐进、拾级而上的方法来指导学生看图写话,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在实践反思的基础上,构建低段看图写话的训练程式,让低段看图写话训练落到实处,真正达到激发孩子们说写兴趣的教学效果。

一、利用教材,激发写话兴趣

在我们的语文教材中,每一篇课文都配有生动有趣的插图。这些插图,可以让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也可以为我们提供丰富的说话写话资源。尤其是古诗课文,常常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例如古诗《村居》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居住农村亲眼看到的景象:早春二月,草长莺飞,杨柳拂堤,儿童们兴致勃勃地放风筝。有景有人有事,充满了生活情趣,勾画出一幅生机勃勃的“乐春图”。诗中的插图,充满童趣。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插图,将精炼的诗句变成生动的语言,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开始用简单的语句,准确表达了诗意和画意,活学活用,妙趣横生。

二、借助绘本,激发写话兴趣

绘本是一种图文并茂的文学形式,它有着鲜明的色彩,有趣的构图,动感的画面能为学生们提供完整的意义。在低段的写话教学中,我们教师可以引用“图文结合”的形式启蒙学生进行写话。在一节二年级的写话课上,一位老师给孩子们带来了一本有趣的绘本《好饿好饿的毛毛虫》。开课伊始,老师用轻柔的声音引出了故事的开头:“月光下,一颗小小的蛋,躺在叶子上。”接着她让孩子猜猜,这个小小的蛋是什么呀?孩子们的兴趣一下子就上来了,纷纷猜测了起来。当学生猜出后,老师继续引领学习:“一条又小又饿的毛毛虫,从蛋里爬了出来,孩子们做回毛毛虫,你们最想干什么呀?”这样的引导,在无痕中又对孩子们的说话进行了训练。接着,老师带领孩子们继续品读着故事。当读到:“星期一,它啃穿了一个苹果,它还是觉得好饿;星期二,它啃穿了两个梨子,它还是觉得好饿;星期三,它啃穿了三个李子,它还是觉得好饿;星期四,它啃穿了四个草莓,它还是觉得好饿。”老师就问:“读着读着,你发现了什么?”当孩子们发现规律后,老师出示了写话练习:“ ,它啃穿了 , 。”让孩子们在读编故事中自然写出这样的句子:“星期五,它啃穿了五个橘子,它还是觉得好饿。”水到渠成中呈现出学生最好的说写状态。这样的一节绘本课,既激发了学生们的写话兴趣,又很好地促进了低年级学生的口头和书面语言的发展,可谓一举两得。

三、指导方法,激发写话兴趣

在低年级看图说话与写话中,“看”是“说”与“写”的前提,要想让学生能说会写,就得让学生学会“看”。为此,作为教师在教学时要先指导学生学会看图方法,并让他们掌握一定的观察顺序:从整体到部分,由远及近,由上到下,由里及外,或是由人到事,进行有层次地观察,从而抓住图的主要内容,有目的地进行训练。有时可以借助一定的句式去指导说话写话。如果,这样的句式训练能做到无痕式的出现,那效果将会更好。如观察一幅孩子在放风筝的图片时,当有学生在看图时说道:“春天到了,有一个小朋友来到了草地上放起了风筝。”老师就可以表扬说:“你真棒,能用上‘什么时候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说话。”随机出示这样的句子,“那谁能用上这样的句式说一说,如果能加上点其他的,那就更好了。”最后,在说的基础上,用文字把它写下来。这样一来,指导了说话的方法,又激发了他们的兴趣。

看图写话是我们小学写作教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如果我们能把低段的看图说写教的扎实了,就可以为命题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