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宁县李墩镇芹溪村黄氏
芹溪村位于周宁县西部,距李墩镇政府所在地15公里,距县城31公里,村庄海拔860米。鹫峰山脉南麓支脉延伸至此,隆起一座座巍峨的山峰,芹溪村就位于圣银楼山麓。
宋元祐年间(公元1086—1094年),圣银楼的银矿被发现,政府在此地设立宝丰银场,大量矿工、商人云集。现在村里的120多户村民,有陈、黄、周、郑、刘、魏等十六姓,他们大多数是当年的矿工和经商者的后裔。
李墩镇芹溪村黄氏,祖先来自政和县杨源乡王大厝村,是黄兴四公的九代孙黄日碧公(谱上记载为康熙初年,从时间上推算的话,宜为清朝初年,顺治年间1638—1661年)从杨源迁居芹溪,肇基发族,派下现在约40多户。来看看谱序。
夫家之有谱犹国之有史,然苟国史不修无以知世代更迭,运会隆替,人才盛衰;家谱不修无以辨祖宗远近支派亲疏,子孙多寡,故家谱之设可等于国史,而所关弥重兹如芹溪黄姓董事:振庠、振馥、振尚、起焕等言其先世,自河南光州固始县移居南京,至隋朝又迁江西吉安府,及四传至残唐而入闽之政邑下坂(今政和县杨源乡王大厝村下坂),传二代而迁黄大屋(今王大厝),至兴四公乔迁杨源十数,传至日碧公乔迁芹溪;日新公乔迁刘源(今镇前镇湘源村?),自政邑下坂以迄于今阅世二十有奇,而户口数十家,但以年湮代远恐数典而忘其祖,因念切尊祖敬宗敦本睦族,延予主笔,予感其尊敬之志,敦睦之诚,不忖雕虫小技,遂肩其任,并将其先代所遗谱稿,一一参符改订直普书,先代之所生,并补书后代所徙生,竟委屈源条分缕析,不赉其源流而且生娶卒葬有所闻者,必书婚娅,耄耆有所知者,必载夫妻伴侣,内外毗邻,兄弟雁行后先,出列继嗣,本春秋之义功名,尊国史之称详者详焉,不敢聪明自作,略者略焉,非因凭忆擅删阅两月告竣,虽不及庐陵眉山诸名公佳作,而由此尊祖敬宗敦本睦族,而上溯远近祖宗亲疏支派多寡,子孙了然于心目不无小补,行看瓜瓞绵延,诒谋燕冀,椒条硕大,科甲蝉聊云雨时。
民国四年(1915年)岁次乙卯四月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