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考试与平时练习的区别

(2017-04-05 22:02:25)
标签:

教育

分类: 心得体会

考试中的题目相对灵活,比如突然出现一道题,这时候学生看到就晕了,因为没有例题了!这就是问题的关键。我们平时在上课的逻辑,都是知识点-例题-习题,学生建立起来的,是看到例题知道方法,然后根据例题的方法去做习题。

 

学校里每天最多1个半小时的数学课,大部分学校每天一节数学课45分钟,所以每天学生做的作业,全称都是请你用今天上课45分钟讲的内容来做这些题目,确实是对45分钟的巩固,可以强化对上课讲的内容的熟悉程度。但是由于已经默认了作业所用的全部知识都是45分钟之内的,于是知识与知识的逻辑被切断了。

 

到了考试,已经有了很多个45分钟,要记住所有的45分钟是非常困难的,这个时候,如果所有45分钟都是孤立存在的,孩子在考试之前会非常紧张,生怕自己忘记了某个45分钟,而考试就正好考到了。考试卷上,没有请用xx知识解决问题的提示,难度一下子就增大了。有的孩子只会做和例题差不多的题目,变化一点就不会了。也是因为我们平时上课和考试的逻辑不同所导致。

 

那,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我提出两个方案,大家可以作为参考。

 

第一,在复习的时候,不能把知识点做的太细。应该从大的逻辑上复习。比如我经常问毕业班学生一个非常搞笑的问题:数学都讲啥了?能回答出这个问题的学生(回答这个问题可能需要1-2小时),都是从大块开始往下分解,一定不会上来就讲一个很小的知识点。

 

再比如说,几何证明题怎么做?有没有自己有什么心得?这种问题看起来很抽象,但这是一个考试的逻辑。再说的细一些,很多孩子说几何不好,总是想不到辅助线,这就是典型的上课逻辑而非考试逻辑。上课逻辑是,今天讲的辅助线是做垂直,所以所有的题目都是做垂线;明天会讲倍长中线,所以所有的应该都是倍长中线,根本不看题目。

 

正确的逻辑是什么?

 

这道题要证两条线段相等,那么立即问自己:证明两条线段相等有什么方法?再比如说一道含有绝对值很难的题目,很多学生就是不会做。这个时候我会问:你觉得最难的地方在哪里?学生说有绝对值。去掉绝对值有几种方法?经过一段时间这样的训练,孩子会把平时学的知识逐步融入到考试的逻辑中。

 

第二,我们大力表扬一种行为:不用上课讲的知识点做出上课的题。比我们讲数学归纳法,有一个孩子上课的每道题,都没有用数学归纳法,而是用其他方法,这简直太棒了!有的家长说,今天学的知识你怎么不用,相信我,他会在后面某个时候用上。我在上课的时候,凡是用非本节课的方法解决问题的,都给奖励。我从来不奖励最简单的方法或者最快做出来的方法,而是奖励通过独立思考想出来的方法。

 

平时作业写的很好,一到考试就不会了,这个问题往往会被误认为是不擅长考试,或者是紧张导致发挥失常。但事实上,往往不是如此。上课的逻辑和考试的逻辑不同才可能是真正的原因。

 

如果你真的懂了,我希望你能重新去认识这个问题,然后慢慢的去适应考试的逻辑,并且尽你可能告诉你身边还不知道的那些人.....下载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