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上桑》主要描写的是女主人公秦罗敷对爱情的忠贞和使君的卑鄙龌龊,从该诗的主要内容来看就是一首赞美秦罗敷美好品质的诗。该诗分成三个部分,也就表现了三个不同主要意思,第一部分主要描写的是罗敷的美貌和众人被她的美貌所吸引的有趣样子;第二部分讲的是使君觊觎罗敷的美貌,委婉邀请罗敷乘车,但是遭到了罗敷的讽刺和拒绝;第三部分是罗敷讲述了自己的丈夫身份,以丈夫的优秀打消了使君的卑鄙想法,从而体现出罗敷的美好品质。
诗的内容简单易懂,内容也是讲述生活事,但是我们可以从中窥探到汉乐府诗的叙事特色。从诗所讲的主要内容来看,我们可以发现其实汉乐府诗和《诗经》差不多,涉及的主要内容就是婚恋、祭祀、战争、日常生活等的诗,但仔细对比我们可以发现其表现手法和艺术特色是存在很大差别的。在诗歌的艺术表现上,《诗经》的赋比兴具有经典的意义,其后的诗人都是在它的基础之上进行创作和创新,但汉乐府诗重在以叙事表现社会生活,人物形象的描写和叙事铺比比《诗经》更生活化,更细致,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感于哀乐,缘事而发”。我们就以《陌上桑》为例,来感受汉乐府诗所具有的特色,《陌上桑》是汉乐府诗的代表作之一,以其为例我们就可以大致看出汉乐府诗的叙事和表现手法。
首先来看人物的描写,读了《陌上桑》,相信你的脑海中一定有一个美女的形象,罗敷不仅人美,心灵更美,我们能感受到她的心灵美,因为这首诗不是简单的描写她的外貌,她是由内而外的美,也是诗人由浅入深所表现出来的美。首先描写的是罗敷的穿着及配饰,“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读者没有看见一句关于秦罗敷外貌的句子,但是就是会不自觉的觉得她很美。再来看《诗经》中写美女的句子,“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卫风.硕人》),同样写美女,但两个注重的方面是完全不同的,《陌上桑》这种不直接写罗敷美貌的写法给人更美的感觉,张玉谷《古诗赏析》卷五评论《江南》中诗句“莲叶何田田”如是说:“不说花偏说叶,叶尚可爱,花不言矣”,这也就是罗敷给人的感受。
谈了罗敷的外在美,再来看她的内外美的表现方法,《卫风.颀人》对庄姜外貌的进行了十分生动的描写,但是我们难以看到她的内在美,而罗敷就要生动得多,丰富得多,诗人在她身上寄托了两汉社会妇女的审美理想,她善于蚕桑纺织,这是恪守妇功的象征;她长的美丽,是汉代美女的代表;她有高尚的道德操守,不为使君所邀。光有这还不够,她的丈夫也是人中之杰,她的言语得体,显示出独特的风度和个性,在使君面前谈吐得体,不卑不亢,诗人不用一句赞美之词就把罗敷的美好品质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了。
汉乐府诗的叙事,事件的发生与人物密切相关,以叙事凸显人物,使叙事更好人,人物形象更鲜明。《陌上桑》中主人公罗敷的美是通过侧面加以烘托和渲染表现出来的。其中“行者见罗敷,下担捊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梢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志其锄”这个事件的叙述便是侧面表现罗敷的美,让读者以“我”的经验去想象她的美。第二部分也是如此,使君问罗敷“宁可共载不”,通过太守的着迷表现罗敷。最后一段写罗敷的丈夫优秀,自古英雄配美人,如此优秀的丈夫,想必不用说也知道他的妻子是怎样的人了。这是汉乐府诗叙事的特征之一,以叙事凸显人物,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
借助自然景物来营造环境氛围是诗歌的表现常态,《陌上桑》开头的“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在这旭日东升的背景下,秦罗敷步行至东南隅采桑,霞光映照下的她美丽无比,虽然只有寥寥两句描写自然景色的句子,但是却十分有用的表现了人物特征和营造了别样的环境氛围,这种写法,汉乐府诗的其它作品如《相逢行》、《鸡鸣》、《孔雀东南飞》也有,这是其叙事和人物描写之二。
最后一段描写秦罗敷夸夫的句子,用了“冉冉、盈盈、鬑鬑”等词语,有人便说它有辞藻化倾向,但是我不认同这种说法,实际上,《陌上桑》中用的更多是质朴的语言形态,具有代表性的句子是“十五府小吏,二十朝大夫,三十侍郎中,四十专城居”,质朴而明快,读来朗朗上口。前一部分也有很明显的提现,秦罗敷回答使君的“二十尚不足,十五頗有余”,一个頗字十分具有口语化色彩,给人以生活中两人互相作答的感觉,描写行人看见罗敷的反应的描写,既巧妙,又夸张,虽不是精雕
细琢,但却是浓墨重彩。这是其特点之三,语言质朴,读起来通俗易懂。
善于截取生活的横断面,这是其描写的特点之四。汉乐府诗除了具有传记色彩的《孔雀东南飞》外,通常都是通过截取生活横断面来表现人物。《陌上桑》描写秦罗敷日出东南采桑的一幕,因罗敷之美引起千年、行者、耕者的反应和赞叹,更有侧面使君当即求婚,这以后事件的发展和描写都是在前面蚕桑时间下展开的,并且在诗人截取的生活横断面中,人物语言,行为和举止兼备,以此表达作者情感。
诗歌作为反应现实的一种方式,无论如何都要表现诗人对社会生活的美刺褒贬态度,而《陌上桑》秦罗敷的形象是作者理想化的形象。如果我们仔细品读会发现一个蚕桑女,怎么会穿的那么奢华?其实这是反应了汉乐府诗的时代背景,是商品经济繁荣的时代,体现的的是新兴地主阶级的奢华以及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新的审美时尚,罗敷的穿着正是提现,作者主要是通过鲜明的人物形象来表现自己的态度,这是两汉诗歌的新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