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寻访总结报告

(2017-06-11 20:04:16)
标签:

杂谈

          吴地文化寻访报告

    调研对象:
                  无锡梅里古镇  苏州太湖  无锡太湖  无锡吴文化博物馆 
    调研人员:
                      张媛媛  王亚平    朱晨
      调研时间:
                      2017年五月中旬及下旬
      调查方法:
                      通过走访和拍摄以及上网整理资料
      调研背景:
        吴文化起源于无锡。吴文化又跳出了无锡,成为吴地区域性文化,涵盖古今的统称。按照历史发展进程,有着不同的地理内涵和不同的文化内涵,也具有不同的名称,起着不同的作用。
                吴文化本是对江南古镇历史文化融为一体的总称,这也正是因为江南古镇水乡而闻名,梅里古镇其实也可以称之为梅里古都。泰伯和太湖是最能显现吴文化的其中之一。
                太湖古称震泽、具区,又名五湖、笠泽。太湖水域辽阔,面积现有3.64万顷,历来多用“三万六千顷”来称太湖之广阔,太湖湖底高程-0.25米,湖底较为平坦,其地势为东高西低,同陆上地形相反;平台山岛西北有一条东南—西北走向的新月形凹槽,为太湖最深处。无锡太湖位于无锡市滨湖区紧靠无锡著名景点“太湖绝佳处,毕竟在鼋头”的鼋头渚景区边上,因此无锡的太湖也以太湖鼋头渚而著名,无锡太湖龙头渚自然风景区位于无锡马山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最南端,面对万顷太湖,背靠灵山大佛,得天地之灵气,沐大佛之恩泽。
                中国吴文化博物馆则是国内首个全面系统开展吴文化研究和展示的专题博物馆,同时为鸿山遗址博物馆提供全方位的历史人文背景展示。
              海洋文化与吴文化的交融,还孕育升华出崇高的民族精神,如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就有海味因素。这是同舟共济、患难与共、勇于拼搏的集体主义思想,这与土地私有者的观念是大不相同的。当然,其中也有忠君等封建伦理观念。
    调研目的: 
              为了更广泛的了解无锡的吴文化,以及太湖水给无锡带来了什么样的改变,对无锡本地文化的一种影响,因此,无锡也与水结下了不解之缘,有三点水:太湖、古运河、天下第二泉。据了解太湖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湖面面积为2428平方公里,周边有无锡、苏州、常州、湖州等四个地级市。其次,吴文化,是无锡城市的根。吴文化是吴地区域文化的简称,泛指吴地古今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所有成果,泛称吴地文化、江南文化、吴越文化、苏州文化等。吴文华本是对江南古镇历史文化融为一体的总称,这也正是因为江南古镇水乡而闻名,了解到泰伯的遗迹和对无锡远古时代的历史。
      调研日记简概:
            由于无锡的太湖离我们比较近,所以我们小组选在周日的下午去寻访太湖,我们坐了将近两个小时的公交车,然后步行了数百米后来到了太湖边上,讲真太湖边上的风景真的很美,可谓风景宜人,可能是我们下午去的正值夕阳西下,整个太湖的湖面被阳光照耀的格外的美,像是披了一层闪闪发光的嫁衣,格外的美,我们站在太湖边上看大有两位大概二十几岁的少年在湖边静静地垂钓。

  当我们走近一看,湖面上浮着一层蓝藻,听说蓝藻会根据气温而改变颜色,当中午阳光强烈的时候会变成绿色,下午太阳光照少一点的时候就会变成蓝色,但是太湖水已经出现了有剧烈的污染,  湖”的题材在每年1/3的时间里都是被臭水和湖面上吹来的腥臭味所替代,那么被瓦解的不仅是打算去那里生活的居住者的信心,更会瓦解打算投资建设那里的开发商的信心。以现在的情况来看,太湖污染像这样发展下去,无锡的未来,将会是湖边的噩梦!我们小组对吴文华的寻访所采取的地点都是各有千秋的,从每个地方都进行了切入点,前面几次都是侧重于太湖水对吴文化的影响进行了寻访和调研,最后一次取景地是对无锡新区梅村具有江南第一古镇的美誉的梅里古镇进行了寻访。梅里古镇里面有梅林、新梅广场、小桥流水江南景色,仿古建筑、“德让两家天下,功辟万古江南”之泰伯庙、至德广场碑记  、钟鼓亭、  “轿从前门进,船从家中过”的垂柳水榭等能够鲜活的一线江南古镇对吴文华深厚的底蕴。我们在寻访过程中发现在古镇里面游玩的人群以中老年为主,他们喜欢在里面喝喝茶、唱唱锡剧,给人一种慢生活清闲的生活为主,往往给人心灵放松的感觉,因为老龄人群不用上班,没有太多的事情去做,因此回味江南水乡经典成为他们放松心情和打法时间的不二法门。
最后我们采访了无锡本地人,了解他们对于吴文化还有太湖的理解,更加深入的了解到吴文化的精华和他的厚重的历史感。
          建议:
    太湖流域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流域社会经济发展迅速,经济总量在全国占重地位。由于长期以来主要依靠增加资源和劳动力投入,过度消耗自然资源和破坏生态环境来发展经济,已导致生态环境急剧恶化,特别是水体污染与富营养化日趋严重。通过对太湖流域几处水域的观察、走访、调查,发现这几处水域较前些年有了改观、居民的环保意识还是比较强的,但污染治理措施仍有不足。
乡镇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污染迅速蔓延工业废水排放量也呈增长的趋势。目前,太湖流域结构性污染十分严重,化工、纺织印染、黑色冶金依然是重点污染行业。由于乡镇企业的快速发展和布局的分散性、经营方式的多变性及其初级粗加工,造成的污染极为严重,境内原本清澈的大小河道因大量工业废水的污染而变红变黑。我们要大力开展节水活动,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水消耗。有组织地推行节水、高效的农灌技术;完善科学的农业用水管理措施,尽快改变农业生产大量耗水的局面。制定单位产品用水定额和水重复利用率考核指标,建立工业用水考核制度;明确规定冷却水及工艺用水等工业废水必须循环利用和再生利用;大力发展水的闭路循环使用,最大限度地减少废水排放量。   
在开展节约用水,解决我国水资源短缺的同时,全面加强水污染防治,特别是重点流域的水污染防治。流域治理的重点在城市,城市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治理,要走集中与分散治理相结合和废水资源化路子。因地制宜地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后的污水要用于工业冷却水、城市景观和园林绿地用水等。
        吴文化是我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文化得以发展和传承的原动力。吴文化是一种多元化的文化,它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和本土特色,情调文化、科技、经济等方面多位一体的合同发展。实现新时期吴文化的发展和传播,应该强调吴文化与科技的互相渗透、促进文化与经济的共同发展,挖掘本地资源进行文化整合,并通过活态文化博物馆来进行文化保护,只有这样吴文化才能够在新时期得以更好地发展和传承。
    
个人感受:
吴文化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它以吴地为核心,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经历了生长、发育、成熟、转型,并在新时期发出夺目的光芒。它融文化、民俗、科技、经济等为一体,实现由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产业的转型。吴文化以其丰富的文化内容和鲜明的文化特征,在根本上决定了今后吴文化的多元化发展格局。在文化产业兴起并发展的时代,促进吴文化的发展和传播成为至关重要的话题。本文将重点分析促进吴文化发展和传播的思路。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农耕文化、青铜文化、工商文化是吴文化的基本特征。这三大文化特征分别反映了特定历史时期的文化特色,也标志着吴文化的发展和转型。随着社会开放程度的增加和科技经济的发展,吴文化的发展也具有了鲜明的时代性。特别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经济的开放性造就了吴文化的开放性,工商文化成为了新时期的重要文化特征。
鲜明的水乡文化特色、浓郁的市民文化特色、外柔内刚的文化品格、重文重教的文化理念、精巧细腻的文化品位、博采众长的文化个性,让吴文化成为了地域最重要的软实力。科技、经济、教育等诸多方面都需要在吴文化的支持和推动下得以实现,如今吴文化已经渗透到社会中的各个层面,成为人们生活、社会发展、科技教育、经济发展等各方面的重要文化因素,几乎在任何一个社会领域都能够看到吴文化的存在,这充分展现了吴文化博采众长的特色,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我们要传承和保护吴文化,并且要发扬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