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碧来:《小小的船》教学设计
(2018-12-13 14:04:39)语文《小小的船》教学预案(详案)
备课 类型 |
详案 |
设计教师 |
陈碧来(一年2班) |
课题及课时 |
《 |
上课时间 |
第6周星期三下午第2节 |
教材 与 学情 分析 |
《小小的船》是一首富有情趣的儿童诗。诗歌将弯弯的月儿和小小的船巧妙地联系起来,以简洁明快、丰富有趣的语言向学生展示了一个美丽、静谧的夜晚,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领略到大自然的妙趣及夜色的温柔。诗画相配,内容生动,诗句优美,更富有想象力,读起来朗朗上口,饶有趣味。诗中有景、有情、有韵,便于学生在阅读中陶冶美的情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积累语言的能力,很适合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最大的特色在于运用了许多叠词描写景物,学生虽然能有所感,却不容易发现其奇妙。叠词可以加深描写的程度,强化或突出事物的特点,学生读起来朗朗上口、自然亲切。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朗读、比较中,照样子说词语,以此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此外,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理解诗文的内涵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师要把理解诗句、展开想象作为教学难点,而突破难点的关键是创设情境,使学生进入诗的意境。 |
||
学习目标 |
1.认识“的”“船”等十个生字和门字框一个偏旁,会写“月”“儿”两个字! 和横折钩、竖弯钩两个笔画。 2.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结合插图,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感受夜空的美丽。 3.仿照例子,用简单的叠词说“的”字短语,积累“的”字短语。 |
||
学习 重点 难点 |
重点: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用简单的叠词说“的”字短语。 难点:想象诗歌描绘的美好画面,感受夜空的美妙。 |
||
教学 准备 |
课件 |
||
预设 流程 |
第一课时 板块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 2.板书课题,认识“船”字。 3.以“船”激趣,学生质疑、存疑。 板块二:初读课文,读准生字 1.学习活动一:初读课文 自己独立读;读给同桌听;推荐读得好的同学在班级里朗读。 2.学习活动二:星星字卡 摘星星,翻字卡,读生字。读对一个,得到一颗小星星。比一比同桌 两人谁更厉害。说一说:我是怎么记住这个生字的? 交流指导: (1)分发星星字卡(同桌为一组,两人一份),每颗星星的背后都有一个字宝 宝,读一读,认一认。 (2)说一说记字法,鼓励学生创新方法,如加一加、做动作等。 (3)猜谜语学生字。比如: 一横一框,一对小人藏中央。(两) 一点一点大。(头) 土里出太阳。(里) 板块三:导疑学文,情境感悟 1.观察插图,听师范读,找一找插图中“小小的船”在哪里。 2.出示词语“月儿”“船儿”,读准字音。借助图片,观察“月儿”和“船儿” 的相似之处,初步建立学生对“船儿”和“月儿”的形状认知:弯弯的、两头尖。 3.出示短语“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儿”,学习生字“的”,指导学生读好轻 声,要求读得既轻又短。学生可以采用“开火车”的方式朗读。 4.句式说话。 (1)弯弯的月儿像————————。 (2)——————————像小小的船。 5.指导朗读第一句。 板块四:扣词比较,体验情感 1.启发学生想象:如果“我”坐在“弯弯的月儿”上会看见什么呢?学习词语“看见”,并引导说话。 我在小小的船里坐,看见—————————— 2.出示短语“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要求学生读准字音,学习生字“闪” “星”,认识偏旁门字框。学生借助夜空图,理解“闪闪的”“蓝蓝的”两个词的意思,想象星光闪烁的画面。 3.学习活动三:我会发现 读一读,比一比,发现不同。 我在小小的船里坐,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 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 在四人小组组内交流:为什么要在“看见”前面加个“只”字?说说自己的看法,听听大家的看法。 交流指导: (1)发现“只”字表达的夜空之美的效果以及小作者的陶醉之情。 (2)激发学生的情感:是啊,夜空多美啊!深蓝的天空上闪闪的星星对着我 们眨眼睛,小女孩儿在这么美的夜空中陶醉了,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教 师配乐,指导学生朗读第二句) 板块五:观察发现,学写生字 1.拿出星星卡片,生字再现,复习认读。 2.出示“月”“儿”,学生观察字形并尝试数一数一共有几笔。 3.认识新笔画横折钩、竖弯钩,发现两个“钩”的不同之处。 4.师范写,注意生字在田字格中的占位。 5.生练习,教师展示讲评。讲评后生再练写一个,争取一个比一个写得好。 第二课时 板块一:找找朋友,积累语言 1.学习活动一:摆卡找朋友 摆一摆:选择两张卡片做朋友。
弯弯的 读一读:同桌交流,比一比谁找到的朋友多 想一想:我发现了什么? 交流指导: (1)反馈,整理卡片,朗读短语。 (2)教师引导学生发现这些都是带“的”字的短语,都用了叠词,表现了事物的特点。 (3)尝试比较。引导学生以“小的”“弯的”“闪的”“蓝的”为例,和叠词进行比较,质疑:比一比,读起来有什么不一样。学生发现叠词加深了程度强化或突出了事物的特点,并体会叠词给人带来的朗读感受。 2.学习活动二:连线找朋友 我会读,我会连 我还会说:——————的——————。 同桌两人交流,评一评,改一改。 交流指导: (1)练习设计来源于《课堂作业本》的第三题。 (2)交流反馈,拓展短语,思考叠词是否表现了事物的特点。 3.学习活动三:好朋友安家 我会把好朋友送进句子中并照样子说一说。 我在夜晚看见闪闪的星星。 我在教室里看见————。 我在公园里看见————。 我在——看见——————。 和同桌互相说一说,同桌如果说得好就为他(她)点赞,如果说得不够好就帮帮他(她)。 交流指导: (1)填入“的”字短语,把句子说完整,初步学会短语的运用。 (2)关注“的”字短语与句子中的地点是否搭配。 板块二:创设情境,练习背诵 1.出示图片,创设情境:蓝蓝的夜空中,风儿在吹,月儿在摇,星星在闪烁, 美丽的小姑娘坐在月亮船上,就像坐在小摇篮里,真舒服呀,真快乐呀! 2.学习活动四:背诵赛场 同桌两个人轮流当选手和裁判,背一背,评一评。 自选挑战难度,选手通过了,裁判打上相应的五角星。 ·挑战一星级:背诵之星 ——的月儿——的船,——的船儿两头尖。 我在——的船里坐,只看见——的星星——的天。 ·挑战二星级:背诵能手 ——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 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见——————。 ·挑战三星级:背诵大王 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 ——————,——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 3.配乐激发学生的情感,齐声有感情地背诵诗歌。 板块三:观察比较,学写生字 1.拿出星星卡片,生字再现,复习认读。 2.出示田字格中的生字“头”“里”,引导学生观察字形。 3.动画演示生字的书写笔顺,引导学生发现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教师强调“头”要先写两“点”再写“大”,强调“里”要先写“日”再写“土”。 4.师范写,生练习。 5.展示讲评,再练写一个,争取一个比一个写得好。 |
||
作业 设计 |
1、跟着伴奏朗读课文并背诵 2、照样子,用叠词说“的”字短语 |
||
板书 设计 |
|
||
教学 反思 |
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识字教学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本学期识字量特别大,对学生也是一个挑战。在教学中,要调动学生的感知和积极性,用多种方法去识字。如教学“坐”字,可用编口诀的方法来记----两人坐在土上;教学“尖”时,可出示尖的实物观察特点来记----上小下大的物体是尖的; 这节课也有不足之处:课堂气氛过于活跃,学生的学习习惯还要进一步的强化培养,面向全体还应加强,自己的评价性语言还不够丰富,语言组织能力还有待加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