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君:《大象的耳朵》教学设计
(2018-05-30 14:22:39)
上课老师:叶君
课 |
19.大象的耳朵 |
课 |
第一课时 |
教材与 学情分析 |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童话故事。故事围绕着大象的耳朵,通过小兔子、小羊、小鹿、小马等小动物的议论,告诉我们对别人的说法,要动脑筋,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这个道理。这篇文章以大象的耳朵“像扇子似的耷拉着”开头,并围绕着“耷拉着”这个话题,每个小动物都发出了自己的看法,从而导致大象不安起来,进而用两根竹竿撑起耳朵。由于撑起耳朵给大象造成很多不便,最后大象又让耳朵“耷拉着”。文章前后呼应,结构明了,语言生动活泼,很容易理解。 学情分析: |
||
目标与 重难点 |
教学目标: 1.通过图片、字源、随文等多种形式,认识本课生字,区分多音字“似、扇”;学会写“扇、痛、遇”这3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重点指导学生读好问句,学会提问。 3.继续学习默读,逐步学会在默读中提取课文重要信息。 教学重点、难点: 指导学生读好问句,学会提问;逐步学会在默读中提取课文重要信息。 |
||
教学准备 |
1.教学课件 2.板贴 |
||
过程设计 |
课前活动:小游戏“考眼力” 猜一猜 你猜这细细长长的是什么动物?(大象)还有其他的猜测吗?你又看到什么动物?(狼鹿狗我把图片放大了,你又看到了什么?好多好多小动物,这是什么动物?(大象) 板块一:初读感知,学习生字词
1. 2.课题读得好,课文也能读得更好!同桌两个小朋友合作,你读一段,我读一段,读的时候认真读,听的时候仔细听。有困难,帮帮他,读得好,点个赞。读完后,把书平平放桌上,举手。开始。 3.课文里都出现了哪些小动物呀? 指名交流,板贴 预设(随便贴):咱们按照课文里动物们出现的顺序
先后,来给它们来排排顺序吧。 小结:课文里,这些小动物都对大象的耳朵产生了疑问板书:打个问号 4.这些小动物们带着词语来了, 我请一个小老师带大家读。 变一变,你还认得吗?下面的第一个字演变成现在什么字?第二个是什么字 “痛”:“痛”字很有意思,你看外面的框就像一张病床,里面这个——对,病人躺在病床上呢。 全都认得,真能干,那就奖励你们看看“舞”字的变化吧! 【播放视频,解说】甲骨文里的“舞”字,就像一个人双手拿着东西跳舞,演变成金文,“舞”字就多了两只脚,慢慢的,“舞”字变得越来越方正,后来它的上面笔画就连成一体,变成我们现在看到的样子。 5.你们看得真认真,小动物们也被吸引到屏幕上来了。仔细看看他们的耳朵,有什么不一样呢? 小结:像下面这些小动物们,耳朵向上立起来,我们说它——竖着。(指名读2) 大象的耳朵大大的,往下挂,我们就说它——耷拉着,谁会读?(指名2) 6.课文里有一句话,就专门介绍了大象的耳朵。自己去读读。 指名读,关注读音:似的 扇(评价:你读得很努力 我表扬你读正确了) 7.这句话里也有一个多音字。谁来读读这个句子,请一个小朋友读正确。 大象的 耳朵动起来,就读shân。指名读,这两个多音字,你学会了吗?
1. 指名读3个句子。 有错的快速订正,全部正确的合上作业本,举手。 板块三:学习问句 1.习惯真好,那课文里小动物们都提出了什么问题呢? 【出示句子】 咦,大象啊,你的耳朵怎么耷拉下来了? 大象啊,你的耳朵怎么是耷拉着的呢?
1. 这两句话不好读,自己先读读吧!
A.指名读小兔子的话(2) 关注:“咦”这里有个生字,你读准了。咦听了之后,你有什么感觉? “啊”这个啊读音会变,我看谁学得最好,跟我读。评价:你学会了,还有谁也会读,你读正确了 B.指名读小羊的话(2)
1. 仔细看看这两句话,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呢?
大象啊
耳朵、耷拉 问号:像这样有问号的句子,就叫“问句”,咱们一起读。 怎么:这个词也是问句的一个特点,读好怎么就能读好问句。
1. 发现了这么多,那能自己试着读好问句吗?同桌两个人,一人挑一句比比赛。 同桌展示读(2) 评价要点:问的语气 男女生合作读。
1. 2.【课中操】问句歌 学得真快,问得真好,那就送你们一首小儿歌作为奖励吧。会读的,跟着音乐一起读。 板块四:学习“大象”的话
1.
2.
3.
4. 自言自语:小朋友们,大象在问谁啊? 原来问句也可以问自己,像这样自己问自己,就叫作“自言自语”。 都:对呀,见到大象的小动物啊,都这么说呢。 真的:看来,你开始怀疑自己,也觉得真的和小动物们说的一样,对吧? 不安:我听出来了,你的心里开始不安起来了。男生一起读
1. 【出示】怎么才能让我的耳朵竖起来呢? 评价要点:问的语气 女生读 5.你们这样一读呀,我就全听明白了,问别人和问句子,音量和语气还真的有那么一点点不一样呢。那课文里的这些问句放到一块,咱们能读好吗?一起合作读,看看我们能得几颗星 板块五:写字
1. 这三个字都是半包围结构的,我给前两个字加了间小房子,你肯定注意到了,上面要写得小、紧,下面舒展。 伸出手,跟我写“痛”字。 【要点】上紧下松,头小身体大,撇舒展,竖折挺拔。你做到了吗?像这位小朋友一样,坐得端正的, 这个“遇”字是当中最难写的,伸出手,跟老师在田字格上书空并写中间的笔画。 学得真认真,我们一起学写这个字。请睁大你的眼睛,伸出手准备。 【讲解】先写中间部分,上面的日稍小、扁, 下面的框稍大,中间的笔画是竖、提、点,走之的点起笔稍低,平捺要把中间部分包住。写好走之很重要,咱们再看一次,平捺就像滑滑梯,平平地就出去了。
1.
2. “扇、痛”评价重点:上紧下松,一颗星;撇舒展,一颗星;竖折出来点、写得挺拔,再得一颗星。 “遇”评价重点:难写的字写正确了,一颗星;中间上小下大,一颗星;走之的平捺,平平的,就像滑滑梯,再得一颗星。
1.
|
||
作业设计 |
1.
2. |
||
板书设计 |
贴大象、小兔、小鹿、小马、小老鼠等小动物的画 |
||
教学反思 |
课文贴近儿童生活,教学中我遵循低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引导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品味故事中包含的道理,通过对文本的解读,我把重点放在问句的朗读指导上,引导学生读好文中的问句及人物对话,读出小兔、 小羊因奇怪大家大耳朵和他们不一样而产生的疑问,并抓住课文中第八自然段中“他们都这么说,是不是我的耳朵真的有毛病啦!我得让我的耳朵竖起来”读出大家信以为真的语气 我把重点放在指导朗读上。因为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让学生能够进行自主的思考和感悟。为了避免教师牵着学生的,这一节课我的设计重在让学生说、议自己读懂了什么,再根据实际情况点拨即可。在学生自我感悟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且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阐述从本课中学到的道理,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体现出育人的本质和实现育人的功能。 在教学片段中,我以朗读为主线,串起观察、阅读、想象、说话,让学生边读边在头脑中勾勒出具体的画面,培养语感。学生在读读、想想、说说中,用心体验,用情表达,既感悟了语言,又进行了语言实践活动,从而提高了学生语文综合能力。 课堂的教学价值应体现在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上。语文教学我在学生的立场,从学生学的角度出发思考自己所带班级的学生“实际上需要教什么”“最好用什么去教”这两个问题。但由于怕时间不允许,没给全班每个如思果遇到问题和困难,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 学生发言的机会,有个学生没有没把问题回答正确,我没有让他再说一次我应该教给学生哪些阅读方法去解阅读中出现的这些困难 ? 作为教师,应怎样对学生的读书过程给予必要的、有效的帮助和指导.当然,课堂中也有一些不足的地方,语速有点快;最后一个环节中,部分学生放不开,动作不大方。我想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努力避免这些问题的出现,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让学生更喜欢上语文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