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敏:《动物儿歌》教学设计
(2018-05-18 08:36:35)
课 |
5.动物儿歌 |
课时 |
第一课时 |
教材与学情分析 |
《动物儿歌》是本册教材第二次集中识字的第一课。文体特点:儿歌题材。文中出现了蜻蜓、蝴蝶、蝌蚪等小动物,虽熟悉,但对学生来说又陌生。如此便有了阅读张力,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易于进入饱满的阅读状态。儿歌韵律:全文共六行,句句字数相对,结构相同,传递着一种信息: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偶句押韵,朗朗上口,易于学生背诵。识字写字:本课要识的12个生字,有六个与昆虫有关:蜻蜓、蚂蚁、蜘蛛,都是形声字,是培养学生运用形声字特点识字的好材料,同时“粮、食、迷、藏”依然是形声字,可以迁移识字经验,进一步巩固形声字识字方法。书写上,“造”、“迷”、“运”都是走之儿旁,借助以前的书写经验,迁移至此,帮助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对走之的字的字形把握更加准确。 |
||
目标与重难点 |
教学目标: 1.通过字理识字、自主识字、生字复现等方法,认识“蜻、蜓”等l2个生字;借助经验,写好“迷、造、运”3个字。 2.通过情境中摆一摆的方法,了解小动物的部分生活习性,发现儿歌的语言特点。 3.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积累语言。 重难点:学习运用形声字特点认识生字。 |
||
教学准备 |
大自然情境图、小动物贴图、词卡、课件 |
||
过程设计 |
一、激趣引入 现在正是夏天,你们喜欢夏天吗?能说说你为什么喜欢夏天吗?(指名说)是呀,夏天这么美丽和快乐,就让我们走进夏天吧!(出示夏天的图画) 还有一些小精灵也非常喜欢夏天,给夏天增添了许多欢乐,可是他们都藏起来了,想和你们捉迷藏呢,我们一起把他们找出来吧! (一)教师点击“蜻蜓、蝴蝶、蚯蚓、蚂蚁、蝌蚪、蜘蛛”6种动物的情景图。 师:多可爱的夏天呀,(点击)咦,小动物呢,怎么都不见了?哦,原来他们都飞到儿歌里面去了。 (二)点击出示相关儿歌。 (点评: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激起学生读儿歌的兴趣) (三)教师有感情地范读儿歌。 二、学习字词 (一)师:请你仔细读读儿歌,把藏起来的小动物的名字找出来,划上横线,并大声多读几遍,把儿歌读正确、读通顺。 (二)课件点击儿歌,六种动物名称从儿歌里跑出来。请学生认字。 1.借助拼音认读词语。 2.去掉拼音认读词语。 3.(点击)调换词语位置认读。 (三)观察生字特点,找认字规律。 1.这些字都有一个虫字旁。 2.这些字都是写动物的。 3.“蚂”“蜻”只要读半边的字就行了。 小结:汉字中有许多这样的字,一边表示它的意思,一边表示它的读音,我们可以用这种办法认识很多字呢!想不想用这种办法来认识其他的字?让我们走进“识字加油站”吧! 4.出示:蜘蛛 (四)检查识字效果。 (五)指导书写。 找规律,说写法,教师示范,学生书写。(播放古筝乐曲) 三、学习儿歌,感受快乐 师:看你们写得这么认真,小动物多开心呀,在美丽的夏天里,这些小动物们在忙碌些什么呢? (一)读读儿歌,看谁能把儿歌读得又正确又好听。(自由读、指名读、齐读)(读中纠正字音) (二)学生质疑。(随机解决) 1.出示:蚯蚓土里造宫殿。 师:宫殿就是皇宫,蚯蚓整天在土里钻来钻去,多像一个勤劳的建筑工人呀!瞧,句子写得多有趣,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2.出示:蜘蛛房前结网忙。(出示:蜘蛛忙着织网的活动图片) 师:蜘蛛忙着织网,要干什么呀? 生:捕捉飞来的小虫。 3.学习“网”字。 师:谁能从句子中找出“网”这个字?(学生上台找字)你是怎么知道的?(点击:“网”字放大飞到蜘蛛网的图片旁)你还知道哪些“网”?(上网、网吧、渔网、电网……) (三)合作学习,多种形式读儿歌。 1.指名说方法:有感情地朗读、同桌分句读、表演读…… 2.学生合作学习。 3.学生汇报合作成果。 师:听了你们的朗读,看了你们的表演,老师仿佛看到了一群快乐的小动物。老师也想和大家一起来读一读,好吗?谁能建议一下,我们怎么配合比较好? 4.师生合作读。 5.配上《闪闪的星星》伴奏带。 (点评:教师放手给学生提供读的空间,引导学生用不同形式读出儿歌的趣味,感受读儿歌的快乐,培养合作意识) 四、小结 师:在我们的自然界里,还有很多小动物快乐地生活着,快走到大自然中去找找吧! |
||
作业设计 |
|
||
板书设计 |
识字 5
蜻蜓 半空 展翅飞 蝴蝶 花间 捉迷藏
蚯蚓 土里 造宫殿 蝌蚪 池中 游得欢 蜘蛛 房前 结网忙
|
||
教学反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