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备教材
(2018-02-22 21:27:27)分类: 业务学习 |
首先要删。教师在评估学生的学习水平后,对教材中难度较高、完全超出学生接受和掌握水平的篇章要大胆删减。否则,学生学得吃力,教师教得痛苦,事倍功半成效低。长期下去会使学生对学习失去信心和兴趣,甚至望而却步。那么,教师将不适合的文本删去后,是不是等于该部分就无法呈现给学生,该模块单元即为空白呢?及时的替至关重要。教师要预先就本单元的话题搜集相关资料,尽力遵循“前沿、趣味、多样”等原则,丰富学生的阅读需求,真正将阅读变成悦读,达到让学生主动去读,即从知识广度上对学生做潜移默化的铺垫。但教师所选材料必须接近学生现有水平,让学生有信心去读,经过学习能够得着,吃的消,忌高深、防潜燥。如果教材已经符合学生现有水平无需替换的话,教师则需对学生进行适度地拔高训练,让更有能力的尖子生有所突出与发挥,正所谓“因材施教”。这时对原有课本进行补充则很有必要,即补。补充话题涉及但教材上没有呈现内容或表达方式;补充教材上体现但没有总结整合的语法现象和规律等,即从知识深度上对学生进行能力拓展,真正将阅读变成乐读,节奏感强,将无声变有声,让阅读成为习惯。最后为改。编写教材的人通常是教育教学的专家或多年从事教育教学方面的编辑,用词与表达 皆为书面正式用语。但如果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学生对学习的领悟力、掌握程度和对语言的基本功参差不齐,且总体上并没有完全达标。这样就需要教师将课本上的一些书面用语灵活处理为口头表达形式(有时为刻意简化)来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这样化繁为简,就更有针对性地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既可以兼顾教材,又可以把握学生,可谓求同存异,各展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