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后习题的重要性
(2017-05-25 19:55:33)分类: 涿鹿中学 |
很多老师和学生都认为课后习题很简单,没必要花费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在课后习题上,其实不然,一般来说,课后习题都是经过编写者精心筛选、有目的的设置的,是课堂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巩固新授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培养学生良好思维品质,发展智力,开创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既可以作为学生理解知识的基本训练,又能作为深化知识的增长点,具有许多潜在的教育功能,所以,应给予高度重视。
一、习题变形,举一反三,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如离子共存问题是高考热点之一,人教版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第一册第18页选择题第3题,“下列各组中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A.K+、H+、SO42-、OH-B.Na+、Ca2+、CO32-、NO3-C.Na+、H+、Cl-、CO32-D、Na+、Cu2+、Cl-、SO42-”[2],学生基本能顺利解答,在这基础上,让选项不变,只将题干稍作变动,将题干修改为:某溶液中滴加石蕊试液显蓝色,则下列各组中的离子能在此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此题虽然增加了隐蔽条件,但实际上并不难,学生可通过关键词“蓝色”将题解答。趁热打铁,我将题干再修改为:①某溶液中滴加石蕊试液后显“红色”,该溶液中可能存在的离子组是();②某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后显“红色”,该溶液中可能存在的离子组是();③在pH=1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④在pH=13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初看起来只是简单变换了一下题干,但真正的作用是通过变换习题的“条件”,促进学生思考,启发学生联想:有没有其他的改变形式?有没有更好的改变形式?还有没有其他方式来考查这个知识点?从而达到了使学生通过改变题目的条件来更牢固地掌握基础知识的目的,真正起到了举一反三的作用,适当运用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多题一解,逐步使学生养成知识迁移的习惯。对比这几个问题来看,只是简单的将题的形式变了,但本质还是离子共存问题,教会学生掌握这种举一反三的学习方法,这体现了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运用。
涿鹿中学 化学 王翠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