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剧作家、诗人——威廉·莎士比亚

标签:
玻璃钢铜雕定制雕塑铸铜人物雕塑文化教育 |
分类: 西方名人雕塑 |
威廉·莎士比亚(英语:William
Shakespeare,1564年4月23日—1616年4月23日),英国文艺复兴时期剧作家、诗人 。
1564年4月23日,出生于英国沃里克郡斯特拉福镇。1571年—1579年,进入斯特拉福文法学校读书。1587年,开始演员生涯,并开始尝试写剧本。1591年,创作的戏剧《亨利六世中篇》《亨利六世下篇》首演。1592年,创作的戏剧《理查三世》首演。1595年,创作的戏剧《罗密欧与朱丽叶》《仲夏夜之梦》首演。1596年,创作的戏剧《威尼斯商人》首演。 
铸铜名人伟人雕像 莎士比亚雕像 博物馆模型摆件
莎士比亚家族是沃里克郡的一个古老家族,把其姓氏拆开(
Shakespeare)是“挥戈”的意思。威廉·莎士比亚的祖父理查德原是当地乡绅罗特伯·阿登的佃户以农牧为生。威廉·莎士比亚的父亲约翰是长子,当过7年的皮革加工工人、行业的学徒。

铸铜莎士比亚雕像 校园人物雕塑摆件铜像
威廉·莎士比亚的中期作品主要在1601—1607年间上演,当时英国农村圈地运动加速进行,王权和资产阶级及新贵族的暂时联盟正在瓦解,社会矛盾深化,政治经济形势日益恶化。詹姆士一世继位后的挥霍无度和倒行逆施,更使人民痛苦加剧,反抗迭起。作者的创作风格变为阴郁悲愤,揭露批判社会的种种罪恶和黑暗。

铸铜西方人物雕塑 莎士比雕像 公园园林景观雕塑摆件
在创作的初期,威廉·莎士比亚现实社会中人文主义理想和信念的前途充满信心,作品的主题和内容皆为积极明快的风格,洋溢着乐观明朗的色彩。其奠定了莎翁人文主义思想和戏剧艺术风格逐渐形成的基础。这一时期,他历史剧的基本主题是拥护中央王权,谴责封建暴君和歌颂开明君主,而这些剧本也正从正反两个方面反映出了威廉·莎士比亚的人文主义思想:他谴责封建贵族争权夺利给国家造成的内乱,认为通过道德改善可以产生开明君主,实行自上而下的改革,建立和谐的社会关系与理想的社会制度;同时期,威廉·莎士比亚的喜剧基本主题是爱情、婚姻和友谊,带有浓郁的抒情色彩,表现了莎士比亚的人文主义生活理想。莎士比亚的喜剧作品在思想艺术上有着自己的特征,在内容上是赞美多于嘲讽,肯定多于批判,主要笔力用在正面形象(那些具有人文主义特点的青年男女主人公)上的刻画。

铸铜西方人雕塑 校园文化教育人物雕塑铜雕
17世纪初,正值伊丽莎白王朝统治的后期,各种衰败的迹象已经显露无疑。威廉·莎士比亚对社会,对生活的逐步了解中,他感受到了与自己之前理想截然不同的情况,他感到人性并不是理想中的至善。他为人世间的黑暗和丑恶而痛心,痛心这国家中君不君,臣不臣;家庭中父不父,子不子,夫妻反目,兄弟相残以及整个社会和时代的道德沉沦。而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威廉·莎士比亚的创作由此转变成为对现实社会黑暗的不良现象进行揭露和批判,使得其人文主义精神的思想和创作艺术都慢慢趋向成熟阶段。这个阶段时期的基调有异于前期,是奏起乐观的人文理想赞歌,但让位于沉重的现实主义描写,显得悲
剧氛围凝重,大多述写人们奋斗努力的艰难困苦,但主人翁均已失败告终,把胜利的曙光仅限于人们的道义和精神上。创作色调也与前期不同,由亮转向暗,且由轻松乐观趋向沉重压抑。

铸铜名人雕像铜像 莎士比亚雕像 校园公园园林文化雕塑
对人的本质的认识上,威廉·莎士比亚与基督教是一致的,认为人的本质是自由意志。自由意志中的欲念使人区别于禽兽而成为人,同时自由意念中的欲念又使人性中充满着各种罪恶,所以人是有局限性的,其悲剧性处境是注定的。如誓要为父报仇的哈姆雷特,因为关键时刻的犹豫不决,优柔寡断,虽最后刺死了奸逆小人克劳狄斯,但自己也因中毒剑,不治而亡;深爱自己妻子的奥赛罗将军,因轻信小人谗言,中了诡计,掐死了对自己忠心不二的贤惠妻子。在得知真相后,他悔恨至极,拔剑自刎。在这些主人公的经历中,虽各自表现出了主人公勇敢、坚定等人性美的一面,但人性的自由意志注定了各自的性格缺陷和人性悲剧。
前一篇:夏朝的国君、酒圣——杜康人物雕塑
后一篇:中国南宋时期理学家——朱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