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走进青龙峡

(2017-03-13 22:02:37)
标签:

李骞

国家高级作家(职称)

河南省作家协会理事

濮阳市作协常务主席

文化

   青龙峡是我心慕已久的风景胜地。她名冠太行山脉,是云台山的二峡之一,堪称中原人文峡谷的典范,素有“中原第一峡”的美誉,深受中外游客的青睐,拥有“世界地质公园”的天然资质。

              美艳在天然

2016年初夏,我率濮阳作家代表团受邀来到青龙峡参加豫北六地市作家采风活动,有幸躬行目睹了青龙峡的风采丽姿。

青龙峡群峰竞秀,风光旖旎,美不胜收。她的美在于天然。

从望龙瀑到豹头瀑,从宝塔峰到翠屏峰,从青龙潭到龙泉湖,无一不展示着大自然天造地设的功力。

青龙峡的瀑布和深潭,星罗棋布,形式各异。瀑和潭因山势而生,千姿百态,闪金烁玉,流泻不断。一挂瀑布远如薄雾,近如银帘。烟水繁华,恰似柔肠百转;淡逸飘云,恰如蝶飞燕舞。瀑潭相宜,交相辉映,百媚种种,千色点点,看不尽的丰容靓饰,阅不尽的天资山色。

置身青龙峡谷底,回眸远山,注视着岁月的往昔;近观峡谷,追寻着流年的足迹。看不见青龙峡远古的身影,而瀑潭无语,似宿命使然,朦胧了一缕过往的心际。青龙峡是大山的杰作,她妆集温润的寂寞,归拢繁华的静美。瀑水穿针引线,把神奇传说和人文历史沉溺于青色浸染的深潭里。或抚琴轻吟,或残句断章,或野史秘笈,都在水潭轮回辗转,凝固成千古之谜。

大自然的精雕细琢,为青龙峡的前世今生,披上了一件神秘的外衣;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为青龙峡的广阔未来,增添了一抹璀璨的色彩。

“青龙腾空长风烈,瀑水落潭自天来。”连绵起伏的大山接纳了青龙峡。青龙峡像一本书,一页页翻动着春夏秋冬,彰显着生命的魅力。

               神韵在传奇

  中华名胜文化一个突出的特点是传奇故事给名胜增添了神韵,青龙峡也不例外。青龙峡的传奇故事贵在扬善倡贤。

  青龙峡的传奇故事,都是以青龙王为主线的。青龙王是在东海潜心修道的小青龙,因为体恤人间旱情,与旱魔结怨,后被玉帝贬至人间受难。小青龙投胎降生在豫西山区的一个小村庄,七岁入学,聪慧睿智,成为神童。不幸天有不测风云,小青龙父母遭旱灾而罹难。小青龙在父母坟前筑庵守孝。遇游方道士拜为师,习武学艺。三年后,道士辞别,小青龙云游四方,最后落脚怀庆府武陟县万花村,适逢村中高员外招工,便应聘入府。http://s4/mw690/006IZrqXzy79tJ4L6zFa3&690

南海观音紫竹林中有一只彩凤,她心仪小青龙,南海观音知其凡心动荡,便将其贬到人间。彩凤投胎至太行山区裴姓人家。双亲皆是山里农人,把彩凤视为掌上明珠。后双亲去世,小彩凤流落于万花村,高员外对彩凤的遭遇深表同情,收为义女,视为亲生。

小青龙与彩凤同命相连,日久生情。高员外耳闻目睹,发现小青龙是真龙下凡,于是便把彩凤许配于小青龙。

新婚后的小青龙和彩凤联手继续与旱魔作斗争,他们为当地百姓做了不少好事实事。太白金星闻知夫妇抗魔有功,便接二人升天见玉帝。玉帝钦封小青龙为督海龙王,掌管北方内陆降雨事宜,彩凤为龙王夫人。二人受封后,重返太行山区,居于半山腰的青龙洞中。

从此,太行山下的峡谷即“青龙峡”。当年,彩凤出嫁时,高员外将青龙峡附近的百里山场作为彩凤的嫁妆,如今青龙峡顶有陪嫁妆村,即裴家庄村。

武陟县龙源镇的万花村东侧有一座青龙宫,原名青龙祠,俗名龙王庙,始建于明代永乐年间。南北走向,恰似一条青龙,楼台亭阁,斗拱飞檐,爽屹宏敞,气势恢宏,风光旖旎。

青龙宫门前场地广阔,两侧各有一碑亭。正门依山叠檐,气势巍峨。正门背面是两层戏楼,戏楼上方匾额为“海市蜃楼。”二门歇殿,上有光绪皇帝手书匾额“惠普中州。”歇殿内的四根青石明柱,光泽鲜亮;四周墙壁悬挂着青龙王传说故事的图画,青龙宫正殿是青龙夫妇的宝相;正殿后面是青龙夫妇的寝宫。其后檐墙壁上画着万花村村民及武陟百姓自青龙宫至修武青龙峡的青龙洞祈雨所经过的“祈雨路线图。”接着向里走,便是“龙圣宫。”正殿之中是督海龙王青龙王,两侧分别是“东、南、西、北”的四海龙王。“龙圣宫”后大殿分为两层:一层是青龙王与青龙夫人牌位;二层是道教始祖鸿钧老祖、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四大祖尊”牌位。

“神奇青龙峡,厚重太行山”。我们漫步在青龙峡每一个名胜景点,心旷神怡,深感到青龙峡传奇故事的源远流长,深感到青龙峡传奇故事的神奇魅力。

没有神韵的名胜是缺乏精神元素的名胜;饱含精神元素的名胜才是富于神韵的圣地。神韵,是青龙的灵魂;灵魂拨动了青龙龙峡风光宜人的丰姿。

             厚德在人文

 

 

   任何一个名胜古迹,都是人文思想、人文品德、人文历史等等因素协调统一的综合体。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及现代行为准则必然蕴涵在名胜古迹之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是古人的励志志座右铭,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领域里的千古名句。http://s15/small/006IZrqXzy79tJbnzsi7e&690

太行山脉下的青龙峡应验了这一段鎏金溢彩的千古名句。它正是从远古到如今,锲而不舍地印证着这段名言的人文魅力和生命力。“青龙峡谷育青龙,太行山脉新愚公。”

青龙峡景区建设,是全面反映青龙峡人文风光、人文内涵的重点工程。时任武修县副县长的韩达先生亲身经历了这项重点工程的全过程。

韩达先生是焦作市的知名文化人。他是太行山下成长起来的作家,又是文学队伍的领路人。他的文化素养、文学底蕴、文人操守注定了与太行山下的青龙峡景区建设有缘。

韩达先生在修武县的口碑极佳,他境界高,原则稳固;毅力强,作风稳健;敢于担当,富于事业心,具有亲和力;心地坦荡、思路敏捷、以德为先,是一位颇有领导力的干部。

修武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青龙峡景区建设。把这一重点项目,列入了发展旅游事业的重要议事日程之上。他们的目光落在了副县长韩达身上。

韩达先生不辱使命,毅然带领干部职工、技术人员和民工上了山。他们吃住在山上,一干就是半年。从勘察入手,经过精心设计,确立了景区上下山步道的建设方案。

韩达先生身体力行,随建设队伍一起吃住在半山腰,他亲自指挥施工、监督施工。他一丝不苟,对不合格的工料和工段,责令撤换和重修。他说:“步道建设是百年大计,建设质量涉及到游客的人身安全,我们来不得半点马虎和懈怠,我们必须拿出百分之百的努力,向人民交一份完美的答卷。”

青龙峡步道建设至今让人难以置信,在太行山上峻岭峭壁之间建设宽敞坚固的步道是多么艰辛!韩达先生、广大干部群和民工的愚公移山精神,渗透了多少心血和汗水啊!

青龙峡景区的步道建设至今都是景区的一道景观。她像一条小青龙,逶迤绵延般穿梭在大山深处,给青龙峡景区带来不少神秘感。

省、市有关部门的领导来青龙峡调研考察,看到规范而又坚固的步道,对指挥步道建设的韩达先生说:“建设者们是当代的愚公,韩达县长就是现实中的焦裕禄。我们不仅要学习焦裕禄,还要学习身边的‘焦裕禄’韩达。”

“贤德瑞昌,臻至而上。”我们来到青龙峡采风,何止是一次采风,我们受到了一次灵魂的洗礼!

青龙峡这处远近文明的景观,让我们领略了太行山的风采,让我们领略了青龙峡的神韵,更重要的是让我们领略了建设者们的丰功伟绩!

走进青龙峡,一幅天然美艳、传奇神韵、人文厚德的绚丽画面,将永远地嵌刻在我们的心中。这是青龙峡之行最大的收获,也是我们终身难忘的收获。http://s5/mw690/006IZrqXzy79tJlR3kEd4&690

作者简介:李骞,国家高级作家(职称),河南省作家协会理事,濮阳市作家协会常务主席兼秘书长。从事文学创作40余年,发表小说、报告文学、诗歌、文学评论、影视作品等约600万字,出版单行本6部,发表中篇小说、中篇报告文学等38部。主要作品有《情定艺苑》、《军帽上插朵红玫瑰》、《人祖山疑案》、《三重案》、《走进金奖的世界》、《火焰那边是辉煌》、《风吹征衣听浩歌》、《不变的真诚》等。作品荣获省级以上文学奖项20余次,其中《风吹征衣听浩歌》荣获“中国潮”作品评选最高奖。其个人事迹和文学成就,被收录《河南作家词典》《河南当代文化名人大词典》等典籍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