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毒文章辩护是徒劳之举
(2024-04-03 18:58:45)日前,网上报道了成都市新都区毒试卷事件,以及作为阅读理解的毒文章《杜鹃花落》,毒文章作者和毒试卷相关人员,受到了调查和处理,在网上引起了热议。网民们一致声讨毒文章和毒试卷,但也听到一个刺耳的声音——网络大V胡锡进为毒文章的辩护辞。
毒文章是李佳前的一篇小小说,他以日军岗田大佐的视角,讲述了一个向中国人复仇的故事。网民们认为,他诬蔑了八路军,美化了日本侵略者。
胡文除了在开头说一句遮人耳目的话:“《杜鹃花落》引起很多人的愤怒,这种愤怒是朴素的,有道理的”,之外全都是为其开脱为其辩护的话。让我们看看他那些话错在哪里。
其一,内容没有问题。他说:“小说里面的基本情节没有侮辱八路军”,“以一名侵华日军指挥官为视角......让人觉得那名日军大佐心疼儿子,要为儿子报仇,人性挺正常的呀”。他认为,日军指挥官为儿子“报仇”,打死被围的所有八路军,是“正常”的“人性”。
抗日战争,一场中国人民抗击侵略者的正义之战,已被载入史册和中华民族的民族记忆,而毒文章却把它写成日本军队的复仇之战。这种对历史的歪曲和颠覆,他却说没有问题,可见胡锡进的屁股坐错了地方。
其二,说这篇小说是创作方法上的一种探索,只是作者是个非专业人士,“显然没有能力驾驭如此敏感的创作角度,他根本没有金刚钻揽了这个瓷器活”。
这个说辞分明是避重就轻,从思想内容上的严重问题,转移到作者无法驾驭这种敏感的创作题材上来。这种看问题的角度不能说不独特,为了弱化这个事件,胡锡进真是绞尽了脑汁、费尽了心机!按照他的逻辑,“这种敏感的创作题材”,得由有“金刚钻”的“专业人士”去写,他们写就没有问题了。难怪个别大作家,在小说里诬蔑抹黑八路军、美化日本侵略者,却能得到出版发行,还能获得大奖呢。
其三,要求调查人员听取当事人的陈述,听取他们的申辩。在这层意思上,他说了很多的话。他说:“我希望无论是对那名已被免职校长的调查,还是对成都新都考试试卷的调查,都要坚持客观性。一方面看实际效果,一方面也要听涉事人员的陈述。......他们图的是什么?干坏事总得有个动机吧?所以,调查人员要听他们的申辩。”
我们常说,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而胡锡进却非常害怕群众的声音,非常重视涉事人员的声音,生怕调查人员偏听偏信,无端伤害了他要保护的那些人们。
其四,还要求听取专业机构和专业人士们的意见。他说:“我同时主张,要给专业鉴定留下空间,给依法据理处理这件事同样留下空间。”“要听专业机构和专业人士们的意见:这样从头至尾以一名侵华日军大佐为视角,是否是允许的?如果它从头根本上是错的,那么,这样的错误该如何定性?中学把这篇文章拿到初三学生的面前,又应该如何定性?”
从这些话不难看出,他对《杜鹃花落》的作者以及选用这篇小说作为考题的人员,关怀备至,生怕他们受到一点点的委屈,受到不公正的处理。而群众的呼声,他是置若罔闻的,毒文章、毒试卷的社会影响以及对青少年的影响,他是漠不关心的(或者说,他们正是想通过这些毒文章、毒试卷,还有毒教材,毒害我们的下一代)!
我们说,重视专业机构和专业人士们的意见是对的,但不能忽视人民群众的意见。再说,专业机构和专业人士们也应该虚心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专业机构和专业人士们和人民群众的意见,应该是一致的。
我们尊重专业机构和专业人士,大多数是值得尊重的,而问题最可怕的是,那些毒教材、毒文章、毒试卷,往往正是一些专业机构和专业人士炮制出来的!为毒教材、毒文章、毒试卷辩护的,也正是一些专业人士!这些情况,近些年我们见得还少吗?
胡锡进是一位文章大家,辞赋高手,辩驳雄才,十分了得。可这回他屁股坐错了地方,被群起而攻之,也只能认栽了。据说,他的那篇辩护文章,在网友的追杀下已经删除了,是否心虚了、认怂了,我们不得而知。但我认为,尽管如此,我们不能手软、不能收手,而应发扬鲁迅先生提倡的那种精神,继续战斗下去,为我们的下一代守护好一片净土,好让他们不受毒害,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