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请莫言也夸夸咱中国人

(2022-06-21 20:13:46)


       惭愧得很,我读过的莫言作品很少,知道的一些尽是描写中国人阴暗面的东西,这正应了莫言的“文学作品永远不是唱赞歌的工具”的主张。这也说明莫言是个言行一致的人。

       但从网上看到莫言的一篇散文《北海道的人》,却打破了这一局面,原来莫言很会用文学赞美人。这么说,莫言也有例外。

       莫言在这篇散文中赞美日本北海道的人,赞美那里人民“淳朴、善良、敬业等诸多美德”。

       接着,依次赞美了:札幌市大通公园一位已死去的诗人石川啄木、大苍山滑雪场叫小浅星子的女大学生、绿球藻茶屋的老板娘高田郁子、日高地区肯塔基牧场的养马人石田勇、阿寒町草笛牧场的养牛人佐久间贯一、硫磺山一对卖硫磺蛋的老夫妇、当别町的老猎户侉田清治、 札幌市观光文化局的职员引地志保小姐等9位人物。

      写得最动人、最动情的,要算写绿球藻茶屋的老板娘高田郁子的那一段:

   接着出现的,是笑容可掬的绿球藻茶屋的老板娘高田郁子,一个羸弱的中年女子。她的茶屋,场面狭窄,一圈桌子,包围着工作台。房顶因多年的烟熏火燎,像涂了釉彩一样漆黑发亮。这样小的地方竟然挤下了我们十八个食客。围着她,看着她操作,等着她把美食分给我们吃。她既是老板娘,又是主厨,又是招待。当时的场景让我想起了一个母亲和他的围桌而坐的孩子,也想起了一个鸟巢,巢中有抻着脖子的小鸟,等待着母鸟前来喂食。这联想与我们的身份和年龄都不相符,似乎有些矫情,但这联想,直至今日,依然让我感动。日本女人的勤劳和谦恭,日本买卖人对客人那种发自内心的热情和感激,都让我难以忘怀。那天晚上,我们品尝了许多可以拍案叫绝的美味,美味终会遗忘,但老板娘那张笼罩在烟雾中的疲惫的笑脸,会让我们铭记终生。”——简直当圣母一样赞美了。

      还有一段写老猎户侉田清治,提到了刘连仁。是这样写的:

     他已经缠绵病床多日,听说我要来访,特意坐了起来。其实他不是为我坐了起来,而是为我那位在北海道过了十三年野人生活的非凡老乡刘连仁坐了起来。据他的家人说,他的记忆力已经严重衰退,但提起四十多年前发现并参加救助刘连仁的事情,他黯淡的目光突然放出了光彩,记忆被激活,含混的口齿,也变得清晰起来。这是一个相貌平常的小个子男人,如果不是偶然发现刘连仁栖身的山洞,中国人大概很难知道他的名字。但现在,他的名字和刘连仁的名字紧紧地捆绑在一起,在我的故乡,他差不多是个家喻户晓的人物。战争就像巨浪拨弄两粒沙子一样,让这两个互不相干的人,碰撞在一起,成为传奇。当别町为刘连仁建立了纪念碑和雕塑,并成立了一个宣讲刘连仁事迹委员会,许多热心人,在义务地干着这些工作。纪念碑和雕塑都用黑色的石头制成,虽不高大,但在皑皑白雪的映衬下,显得庄严而沉重。”——意思很清楚,在刘连仁的问题上,北海道的人民表现得十分友好。(笔者按:段中把日本罪恶的侵华战争和中国人民14年艰苦抗战,轻描淡写地说成是“ 战争就像巨浪拨弄两粒沙子一样”,不懂作者表达什么意思?)

       现在的年轻人不知刘连仁这个人,我们老一辈不少人是记得的:山东省高密县人,1944年被掳掠到日本北海道做煤矿劳工,后逃脱隐藏在深山中长达将近14年,最后被当地华侨所救并送回祖国。后刘连仁向日本法院控告日本政府,要求日本政府作出道歉并支付2000万日元赔偿。200092日,刘连仁病逝。按照刘连仁的遗愿,他的家人继续进行诉讼。20017月,日本东京地方法庭判决日本政府违反战后救济义务,应向刘连仁遗属提供2000万日元的损害赔偿。但4年后,日本东京高等法院推翻了这一判决,驳回刘连仁的索赔诉求,并从此不再受理。

      文章结尾,作者感到对北海道人民的赞美还不够,又不厌其烦地写道:

   纷至沓来的人物,还有用潇洒吓退严寒的札幌市观光文化局课长荒井功先生、系长浅村晋彦先生,还有为我们开车的两个师傅,还有美沙小姐,还有神情很像狸猫、能歌善舞的东海林早穗理小姐,还有当年救助过刘连仁的木屋路喜一郎先生,还有为刘连仁生还纪念碑题写碑文的泉亭俊彦町长和当别町的乡亲们,还有许许多多为我们服务过的北海道的人们,他们的笑脸,他们的热情,与北海道的自然风光融为一体,存入我们的脑海。我们与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是萍水相逢,今生多半难得再见,但他们留给我们的印象和我们对他们的感激,将会伴随我们一生。”

      这篇赞美散文,要说赞美人是赞美到了极致,不愧是诺奖得主。

      赞美日本人民,我们不反对。鲁迅先生就写过《藤野先生》,冰心老人也写过《樱花赞》,都上了中学语文课本。

       我们天真地提一个要求,莫言先生能否用你的生花妙笔也夸夸咱们中国人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