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一浅释(68)宣化上人讲述
(2025-11-24 07:36:45)
标签:
文化教育 |
开经偈
无上甚深微妙法
我今见闻得受持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一(65)
唐中天竺沙门般剌密谛译
乌苌国沙门弥伽释迦译语
罗浮山南楼寺沙门怀迪证译
菩萨戒弟子前正议大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清河房融笔受
美国北加州万佛城宣化禅师述
菩萨戒弟子方果悟笔录
【有不著者。不可名无。无相则无。非无即(则)相。相有则在。云何无著。
如果你心是离一切物象之外,另外有一个所在处,只可以说是不著一切;但亦不能说完全无著。如果说无相,则根本是没有,何必头上安头,骑驴觅驴,再说不著呢?如果说并非无相,那么就应当有相。既然是有心相,就一定有所在的地方。有所在,就有执著,怎可以说无著呢?
【是故应知。一切无著。名觉知心。无有是处。
所以应该知道,一切无著,名觉知心,是不对的。
以上是世尊七番破妄识无著。
【尔时阿难。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
当时阿难,从大众中,即刻离开座位,站立起来,露出右肩。‘袒’是露出,中国以露肩为不恭敬,印度以肩为恭敬。在佛教里,即以偏袒右肩为最恭敬。右膝跪在地上,表示身业清净;合掌恭敬,表示意业清净;而对佛说,表示口业清净。即身、口、意三业都清净,才向佛请示正法。
【我是如来最小之弟。蒙佛慈爱。虽今出家。犹恃憍怜。所以多闻未得无漏。不能折伏娑毗罗咒。为彼所转。溺于媱(淫)舍。当由不知真际所诣。
阿难回忆出家经过,向佛述说:我是如来最小之堂弟,(阿难是四王八子中,年龄最小),承蒙佛慈悲爱护,现在虽然已从佛出俗家。出家有很多种——出俗家,出烦恼家,出无明家,出三界家——阿难只出俗家,情感心还未断,故心中犹依恃自己是佛小弟,佛一定娇怜爱惜他,所以便有点放纵,只修多闻,而不勤修定力,故未得无漏。人要证四果阿罗汉,才得无漏。阿难只是证初果,尚没有力量来降伏外道邪法——娑毗迦逻咒,终被邪咒所迷,沉溺在淫室里。这都是因为不知自己的真心,在什么地方,才有这种种过失。(诣即在的意思)
(本文出处:网络下载,如有不当,烦请指出。)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