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上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2)
(2025-11-18 20:46:16)
标签:
文化教育 |
论十三首
若人能养慎,不令邪风干忤经络,适中经络,未流传脏腑,即医治之;四肢才觉重滞,即导引、吐纳、针灸、膏摩,勿令九窍闭塞;更能无犯王法,禽兽灾伤;房室勿令竭乏,服食节其冷热苦酸辛甘,不遗形体有衰,病则无由入其腠(cou)理。腠者,是三焦通会元真之处,为血气所注;理者,是皮肤脏腑之纹理也。
问曰:病人有气色现于面部,愿闻其说?师曰:鼻头色青,腹中痛,苦冷者死。一云腹中冷,苦痛者死。鼻头色微黑者,有水气。色黄者,胸上有寒;色白者,亡血也。设微赤,非时者,死;其目正圆者,痉,不治。又色青为痛,色黑为劳,色赤为风,色黄者便难,色鲜明者,有留饮。
师曰:病人语声寂然,喜惊呼者,骨节间病;语声喑喑然不彻者,心膈间病;语声啾啾然细而长者,头中病。一作痛。
师曰:息摇肩者,心中坚;息引胸中上气者,咳;息张口短气者。肺痿唾沫。
师曰:吸而微数,其病在中焦,实也,当下之即愈,虚者不治。在上焦者,其吸促;在下焦者,其吸远,此皆难治。呼吸动摇振振者,不治。
师曰:寸口脉动者,因其王时而动,假令肝王色青,四时各随其色。肝色青而反色白,非其时色脉,皆当病。
(待续)
(文本来自: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何任、何若苹整理的中医临床必读丛书《金匮要略》)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