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一浅释(62)宣化上人讲述

(2025-11-17 08:17:13)
标签:

文化

教育


开经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一(59)

唐中天竺沙门般剌密谛译

乌苌国沙门弥伽释迦译语

罗浮山南楼寺沙门怀迪证译

菩萨戒弟子前正议大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清河房融笔受

美国北加州万佛城宣化禅师述

菩萨戒弟子方果悟笔录 

【阿难白佛言。世尊。我今又作如是思惟。是众生身。腑藏在中。窍穴居外。有藏则暗。有窍则明。 

阿难错在用识心来思惟,左思右想,不知真心就是清净明性,所以便越走越远,现在他又举出另一个譬喻。 

阿难说:‘世尊!现在我又有这样的思惟,众生的身体,腑脏居中(脏即五脏:心、肝、肺、肾和脾。腑有六腑,即五脏的宫府所藏的地方,胃是脾之府,胆是肝之府,膀胱是肾之府,大小肠是心和肺之府,三焦是命之府),窍穴居外(窍是孔穴,人有七窍即眼二、耳二、鼻二、口一,共七窍),有藏则暗,因五脏是藏在六腑里,属暗,所以不能看见;有窍则明,窍穴则在外边,属明,所以可以看见。’ 

我们人这个口穴,是深不可测,无法填满,今天食多少东西下去,明天又饿了,新陈代谢,都给它排除,因此每日都为食忙,如果不食三餐,则可节省三小时宝贵光阴来学佛法、来参禅,食三餐便白白花费三小时宝贵光阴,实在太可惜,所以我主张每日食一餐。 

众生是众缘和合而生、众业和合而生,不是一种,而是由多种业缘和合,好像一粒种子,需要泥土、太阳、雨水……等等才能长大 

今我对佛。开眼见明。名为见外。闭眼见暗。名为见内。是义云何。 

阿难又说:‘我现在对佛面前,开眼看见光明,就叫做见外,闭眼看见黑暗,就叫做见内,这个道理对不对呢?’ 

【佛告阿难。汝当闭眼见暗之时。此暗境界。为与眼对。为不对眼。若与眼对。暗在眼前。云何成内。 

佛不答复阿难对不对,只再问他:‘当你闭眼见暗的时候,这黑暗境界,是和你的眼相对,还是不相对?假若和你眼相对,那么暗就在你眼前,怎可说在内呢?’ 

【若成内者。居暗室中。无日月灯。此室暗中。皆汝焦腑。若不对者。云何成见。 

你如果执眼前的黑暗境界,成为见内,那么你居住暗室里面,没有日、月、灯三种光来照明,那么这暗室中的境界,都成为在内,都属你的焦腑,岂有这种道理呢?假若所见的黑暗境界,不和眼相对,那怎么能看得见呢? 

焦是三焦,上焦在胃上,中焦在胃脐之间,下焦在脐下,三焦属命府,是六腑之一,所以叫焦腑。 

若离外见。内对所成。合眼见暗。名为身中。开眼见明。何不见面。 

假若你见暗时,是离开对外之见,不是反观,是内对身中,所成之见,则闭眼能见暗,见到身中之黑暗境界,但为何开眼见外的时候,不能见到自己的面部呢? 

 (待续)

(本文出处:网络下载,如有不当,烦请指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