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一浅释(34)宣化上人讲述
(2025-10-18 20:22:01)
标签:
文化教育 |
开经偈
无上甚深微妙法
我今见闻得受持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一(31)
唐中天竺沙门般剌密谛译
乌苌国沙门弥伽释迦译语
罗浮山南楼寺沙门怀迪证译
菩萨戒弟子前正议大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清河房融笔受
美国北加州万佛城宣化禅师述
菩萨戒弟子方果悟笔录
【一时】:是什么时候,指佛说楞严经的时候,为何不说某年、某月、某日?因为印度历法和中国不同,所以无法肯定准确时日,故定为一时。前边‘如是’,是信成就,‘我闻’,是闻成就,现在‘一时’,是时成就,佛是说法主,故佛是主成就。
【佛】:佛是梵语,具足来说是佛陀耶,或布大耶,中国人喜欢读省文,故简称为佛。你们如能明白佛的道理,便可作佛,要想作佛,亦要学佛一样,一天到晚,都是无忧愁,无烦恼,欢欢喜喜,看一切众生都是佛,自己亦成佛,如果你们能见一切众生都是佛,便没有执著,那么你们亦就是佛。
‘佛’有三种意思: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自觉即是自己觉悟,凡夫不觉悟,所以和凡夫不同;觉他则和二乘不同,因二乘只能自觉,不能觉他;觉行圆满则与菩萨不同,因菩萨只能自觉觉他,还未达到觉行圆满,佛是三觉圆、万德备,故名为佛。照此部经文解释,佛有三种意义,即本觉、始觉、究竟觉,名称虽异,但意思相同,这是佛大概的意思,如果详细解释,则三年亦说不完,现在是科学时代,尤其是在美国,大家都要快,所以我说不例外,不再守旧,不作长篇大论了。
【室罗筏城】:即舍卫国的京都,为波斯匿王所在的地方,又叫舍卫城。室罗筏是梵语,翻译为丰德,这是说这国家有五欲财宝之丰,五欲即‘色、声、香、味、触’五种物欲,都十分丰富。而且人有多闻解脱之德,多闻,即博学广闻,多知识之人士;解脱,即不被缚著。以前有一比丘,穿袍搭衣,走到一位老法师面前,诚心地跪在地上求开示,老法师问他来做什么?他答:‘来求解脱之法。’老法师说:‘谁缚著你?’比丘一想,实在无人缚我,为何求解脱?因此豁然开悟,解脱亦是修行容易成就的意思。
(本文出处:网络下载,如有不当,烦请指出。)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