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一浅释(28)宣化上人讲述
(2025-10-10 17:37:35)
标签:
文化教育 |
开经偈
无上甚深微妙法
我今见闻得受持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一(25)
唐中天竺沙门般剌密谛译
乌苌国沙门弥伽释迦译语
罗浮山南楼寺沙门怀迪证译
菩萨戒弟子前正议大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清河房融笔受
美国北加州万佛城宣化禅师述
菩萨戒弟子方果悟笔录
‘唐’,是唐朝,唐朝的什么时候呢?是武则天退位,中宗皇帝嗣位的神龙元年。
‘中天竺’是印度的中部,‘沙门’乃印度语,华译‘勤息’,即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如是行藏,即属沙门。
佛在世的时候,有马胜比丘,穿袍搭衣,行经道上,舍利弗在路上遇见他,大为赞叹他的庄严威仪,遂向他探询,马胜比丘答曰:‘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我佛大沙门,常作如是说。’舍利弗听他这么一说,便随他到祇树给孤独园,拜佛为师,出家修行了,故佛行勤息,是亦号‘沙门’。
这位般剌密谛法师多行勤息,化及有情,固足以称作沙门,他把本经潜带入中国,又须从速地译完它,为什么呢?因他匿经去国,不久国王当会降罪于边官,故这位法师打算赶快回国,以认其罪,毋令贻害他人,由此可见这位法师的高行雅操,也可见他对本经的贡献,功德是如何的大了。我们今日得见是经,实赖谛师此项广大功德所赐,故谨在经首,将这位元沙门的一段宏法经过,先向大家介绍。
同时,我们也应向这位沙门学习。学习什么呢?学‘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
何谓勤修戒定慧呢?首先应皈依三宝,继应谨持五戒,并且依戒修行,相信很多人都知道五戒,就是:(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邪淫。(四)不妄语。(五)不饮酒。这五条戒是学佛的准绳,非常重要的,如果我们都能修持五戒,就不会失落自己的本份。
可能有人说:前四戒,看来是应该守的,但为什么喝酒也要戒呢?甚至有很多人就是为了喜欢抽烟喝洒,由于有这么一项戒酒的规条,就宁可不亲近佛法,然而,却不去自自(思)一下:抽烟对不对呢?喝酒应不应该呢?又或许有人会说:人人都喝酒,人人都抽烟,此乃人之所发好,有何不对呢?殊不知‘买焉不察’,染习成风,无知蠢动,迹近盲从,及至习以为常,尚懵然不觉,于焉人云亦云,终至移形换格,癖病日深,积习难除,犹自狡辩,强护其短,这确实是弥足悲叹的事。须知即或未酿成大病,但已具小病,纵然未演成大病,也属毛病了,各位看看,这是多么的愚痴呢?
(本文出处:网络下载,如有不当,烦请指出。)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