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一浅释(20)宣化上人讲述
(2025-10-03 08:49:27)
标签:
文化教育 |
开经偈
无上甚深微妙法
我今见闻得受持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一(17)
唐中天竺沙门般剌密谛译
乌苌国沙门弥伽释迦译语
罗浮山南楼寺沙门怀迪证译
菩萨戒弟子前正议大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清河房融笔受
美国北加州万佛城宣化禅师述
菩萨戒弟子方果悟笔录
当回到佛前,阿难便痛哭流涕地说:‘(我)一向多闻,未全道力。’因此恳请佛陀,告诉他十方诸佛是怎样修行而得以成正果的。故本经的因缘是为了阿难仗恃多闻,忽略定力,引起佛陀广说诸理,来破他的迷执。
第二因缘是‘警狂慧,护邪思’,警是警告,警告具有狂慧的人,狂慧是天生的聪明,但却不务正道,反而藉他的智慧去做害人的事情,而且思想邪恶,不加改正,甚至更运用其智慧去掩护他的邪恶思想,即所谓护短。简言之,是警告有狂慧的人,护持他那不正当的思想,亦等于警告那些做糊涂事的聪明人。正是:
‘聪明乃是阴骘种’:由于前生有些德行,所以今生就聪明了。
‘阴骘引入聪明路’:为什么会聪明呢?是因为曾做过很多善事,阴骘即是人所看不见的好事。假如做了件好事便鸣锣击鼓地大肆宣传,这就不算是阴骘,所谓:‘善欲人见,不是真善。’做了好事就到处告诉人,那便不是真的行善,只不过贪图一个善的名而已。‘恶恐人知,便是大恶。’做了恶事,却恐怕人家知道,这就必然是件大恶事。
‘不信阴骘恃聪明’:因为现在聪明了,便用不著广行阴德,也不再行善了,只是专运用那些小智慧,于是
‘聪明反被聪明误’:终于,被那小聪明贻误了自己,不再往好的方面去精进,而渐渐的堕落。
由此可见,大恶的人,如回过头来便成大善;相反的,大善土也会因堕落而转为大恶;具有狂慧的人常会做出颠倒的事情,是因为有了邪恶的思想,本经就是要纠正这些人,让他们走上正路,回复正确的思想。
第三因缘是‘指真心,显根性’,这部楞严经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那么,指人的什到心呢?是直指真心!真心,是看不见的,或说:我知道我的心生在体内,形状像倒挂的莲花。须知那个不是你的真心,只是一个肉团心,它不会有什么作用,只不过是维持躯体生存的一种机器而已。如果认为它有更大的功能,那么,何以人死后,其心虽在,但已不能起什么作用了呢?这足以证明肉团心并非真心,故知真心乃本有的佛性,它不在身体之中,也不在外面。关于这方面在讲到经文时,会说得很详细,其中也会提及十番显见,见性才是我们的真心。
因此,这部经的其中一个因缘是要指明:常住真心,性净明体。我们的真心是不去不来,不动不变的,同时,它的本体也没有染污,故明示真心实相,显出根性本然,乃本经的第三个因缘。
(本文出处:网络下载,如有不当,烦请指出。)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