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一浅释(10)宣化上人讲述
(2025-09-25 09:55:22)
标签:
文化教育 |
开经偈
无上甚深微妙法
我今见闻得受持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一(7)
唐中天竺沙门般剌密谛译
乌苌国沙门弥伽释迦译语
罗浮山南楼寺沙门怀迪证译
菩萨戒弟子前正议大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清河房融笔受
美国北加州万佛城宣化禅师述
菩萨戒弟子方果悟笔录
但是,人做布施是不容易的,人的心是属‘阴阳交关处’,又是个‘理欲战斗场’,好像看见一个人很困难,没有饭吃,想送他一块钱,让他吃饭去,于是把手伸到口袋里去掏钱。就在这时候,第二念又生起了,想著:不行!如果一块钱给了他,我搭巴士就没钱了。因此第一念虽想舍,第二念便又想到自己要坐巴士了,于是又把钱放回口袋里了;这样的情形由小而大——同这一块钱乃至十、百、千、万、万万块钱,都是这样:常常在布施的同时会生出一种自利的心,所以,财施说起来很容易,做的时候就不容易啦!
第二是法施,就是‘法’的布施。现在我讲经说法,就是以法来布施,所谓‘诸供养中,法供养最’,因为以钱布施是有限量的,但以法来布施是没有限量的,例如我现在讲经,你们因听了一句经典而开了悟,证得一个境界,那我的功德就大了,因为我讲经说法可以帮助你成佛的,故法施的功德最大。
以上是略释六度中之第一度——布施,第二度是持戒。佛教中最重要的是戒,什么是戒呢?戒是‘止恶防非’,止恶是停止一切的恶事,防非是提防所有的过错,也就是‘诸恶莫作’——所有的恶事都不要做,‘众善奉行’——所有的好事都要去做。
(本文出处:网络下载,如有不当,烦请指出。)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