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04日
(2025-09-04 16:50:49)
标签:
文化教育杂谈 |
本能系统医学概论(83)
原著
第四篇
【本篇概论生命本能系统在生命体器上的运动形式及其医学意义。】
我讲到了生命本能的10个本能系统,它们分别是一个有各自特殊本能的系统。但是,我们怎样才能看到这10个本能系统体现的是不同的能呢?这要先说明一点,就是非生命能与生命能都是在同一个器物的活动上表现出来的能态,即器物的动态。那么这10大本能是在一个什么样的器物中表现出它们的能态呢?就是生命本能所依附的人体。那么我们可以再问:人体是个什么样的器物呢?什么样的器物才能涵入生命本能呢?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对象有两个:一个是涵入生命能的这个器,另一个是被涵入的生命能。
你看到了一个精子在游动,这个精子的游动就是生命能附在了精子这个器物上表现出来的能态。当生命能离开精子时,精子不动了,因为生命能离开了精子,而精子只是一小粒无能的物质而已。因为精子失去了生命能,所以很快就腐败了。如果生命能附在精子这个器物中,精子就有生命,不会腐败。为什么有生命就不会腐败呢?因为生命体中的生命能在不断地用生命物质更新自己的形器,并不断地把自己活动中产生的废物排出体外,永远保持自身生命能的存在。生命能是一代接续一代地复制自己依附的形体的,并且一代接一代地传递着生命个性。这时受精卵涵附在母亲的子宫内,其生命能系统在用母亲供给的非生命物质塑造着自己的形体。
生命能系统的生命活动是怎样的活动方式呢?诸如五脏、六腑、营卫、经络、筋、骨、皮、毛……各个组织和系统有各自不同的功能,心脏的活动是舒张与收缩,肺脏的活动是开阖,胆囊的活动是舒缩,胃、肠的活动是蠕动,肝、脾、肾……均各有自己不同的活动形式。这是为什么?因为它们的功用不同,才有不同的活动;因为活动的不同,必然有它们不同的形器。不同的形器,不同的组织,不同的功用,不同的活动形式,全部处在同一个形体中,同一个生命能活动系统中。这些器官、组织的活动形式不同是因为它们为生命生存提供的物质不同,但这只是从微观上看到的不同,而从宏观上来看生命活动却遵循着相同的规律,就是宇宙万物、万事的道,换句话说就是自然万物的运动规律。中华民族的祖先早就在《黄帝内经》中告诉我们:“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就是说,没有出入,就没有万物的生成、成长、壮大、衰老、死亡;没有升降,就没有万物的生成、成长、化育、吸收、存藏,且这种升降出入的运动,是没有事物不具备的。我们的祖先早已知道宇宙间一切自然现象变化,都是升降出入的运动,没有任何一个有生命的形器不是处在升降出入的运动之中。如果没有升降出入的运动,就没有生命的存在,也没有春夏秋冬的气候变化,也没有动植物的生长。从《黄帝内经》的出现到21世纪初,数千年的历史让我们知道,微观世界的运动与宏观世界的运动,其规律完全是一致的。我们看我们身体中一个细胞的运动,和大海的运动是一样的:没有一分一秒的停止,没有不是一张一缩的动态。这就是说人体一个最小的生命单位,与大自然的一个大的自然物体的运动都是一样的。这是宏观与微观、生命与自然之间的共性:运动的共性,生命的共性,能态的共性。但是,为什么人体内的五脏六腑、营卫、经络,各个组织的运动又有不同的能态呢?这是它们的组织结构和功能不同的缘故。为什么一个人要这么多、这么复杂的组织、器官呢?这是因为生命本能系统的活动需要不同的生命物质,为了获取这些复杂的生命物质就必须自己来把摄入的非生命物质转化成自己需要的生命物质。要制造这些东西,就需要有个场地、有各种工具,而且还要自己产生动力。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生命工程,当然就需要一个适合自己工作的场地和生产环境。重要的是,这个场地,这些工具、设施、动力,都是生命按照自己的生命活动需要自己塑制的。
(待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