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论语》憲問第十四(2)
(2025-06-13 21:52:01)
标签:
文化教育 |
(接上)或問子産。子曰:“惠人也。”問子西,曰:“彼哉!彼哉!”問管仲,曰:“人也,奪伯氏駢邑三百,飯疏食,没齒無怨言。”
子曰:“貧而無怨,難;富而無驕,易。”
子曰:“孟公綽爲趙魏老則優,不可以爲滕薛大夫。”
子路問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綽之不欲,卞莊子之勇,冉求之兿,文之以禮樂,亦可以爲成人矣。”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見利思義,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爲成人矣。”
子問公叔文子於公明賈,曰:“信乎,夫子不言,不笑,不取乎?”公明賈對曰:“以告者過也。夫子時然後言,人不厭其言;樂然後笑,人不厭其笑;義然後取,人不厭其取。”子曰:“其然?豈其然乎?”
子曰:“臧武仲以防求爲後於魯,雖曰不要君,吾不信也。”
子曰:“晋文公谲而不正,齊桓公正而不谲。”(待续)(文字来源于:中华文化讲堂编订,团结出版社出版的中华经典诵读教材《大学中庸论语》)
前一篇:国学经典《论语》憲問第十四(1)
后一篇:国学经典《论语》憲問第十四(3)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