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6月08日
(2025-06-08 16:05:30)
标签:
文化教育杂谈 |
原著
第三篇
二、外源性疾病(8)
(三)外源性疾病经典案例(1)
1.排异出表法(4)
(4)流感并发里热:张仲景在《伤寒论》中说:“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服之则厥逆,筋惕肉瞤,此为逆也。大青龙汤方……伤寒脉浮缓,身不痛,但重,乍有轻时,无少阴证者,大青龙汤发之。”
这个例证也是麻黄汤发汗的病势,但患者是“不汗出而烦躁”。不汗出与上例无汗不同。无汗是身上无汗。不汗出是发汗而汗不出,可见汗腺分泌障碍很深,所以用大青龙汤。大青龙汤用麻黄汤加麻黄1倍、生石膏100克、生姜、大枣。因为吃发汗药汗不出,所以倍用麻黄,加生姜、大枣以增加体液,加生石膏以清解烦躁。这一病例中的烦躁是因发汗不出,里热而致烦躁不安。大青龙汤是古今发汗最峻猛的方剂。总之,最重要、最急切的,还是发汗,排异出表。汗出则病愈,汗不出必致病情逆转。
大青龙汤方:麻黄30克,桂枝20克,杏仁20克(研),甘草20克,生姜30克(切),大枣12枚(切),生石膏100-150克(碎)。以上七味,用水1500毫升,先煮麻黄20分钟,去沫,入余药煮30分钟,取汁500毫升,分温二服。服第一次药后,温覆取微似汗。如汗出多,用温粉扑身。一服汗出,停服第二次药。汗不可过多如水流漓,汗出太多则烦躁不得睡眠。
大青龙汤是古今发汗的第一峻剂,是针对发汗而汗不出的,所以加倍用麻黄发汗。虽然是汗不出而用发汗峻剂,但仍要求微似有汗,而且叮嘱汗出不可多。万一汗出多了,须用温粉扑身。温粉相当于现今的扑粉。扑粉全身,目的是遮汗孔避风的用意。
在这个例证中我们看出,发汗的意义在排异而不在发汗,所以我们必须掌握这个分寸--既要用发汗法排除病理物,又要不过于发汗伤津液,以防止病情逆转。方剂命名为“大青龙”,意为龙能行云布雨,发汗如天降雨水。“小青龙”意为龙能倒海翻江,亦是治水之意。
(待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