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9
(2025-04-17 15:10:07)
标签:
文化教育 |
(接上)天地之道,可一言而盡也:“其爲物不贰,則其生物不測。”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今夫天,斯昭昭之多,及其無窮也,日月星辰繫焉,萬物覆焉。今夫地,一撮土之多,及其廣厚,載華嶽而不重,振河海而不洩(xie),萬物载焉。今夫山,一卷(quan)石之多,及其廣大,草木生之,禽獸居之,寶藏興焉。今夫水,一勺之多,及其不測,黿鼉(yuantuo)蛟龍魚鱉生焉,貨財殖焉。
《诗》云:“維天之命,於穆不已。”蓋天之所以爲天也。“於乎不顯!文王之德之純。”蓋文王之所以爲文也,純亦不已。
大哉!聖人之道!洋洋乎,发育萬物,峻極於天。優優大哉!禮儀三百,威儀三千,待其人而後行。故曰:“苟不至德,至道不凝焉。”故君子尊德性而道問學,致廣大而盡精微,極高明而道中庸。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禮。是故,居上不驕,爲下不倍。國有道,其言足以興;國無道,其默足以容。《诗》曰:“即明且哲,以保其身”,其此之謂與!
子曰:“愚而好自用;賎而好自専;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如此者,烖及其身者也。”(待续)
前一篇:2025年04月16日
后一篇:2025年04月17日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