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8
(2025-04-16 08:05:51)
标签:
文化教育 |
(接上)自誠明,謂之性;自明誠,謂之教;誠則明矣,明則誠矣。
唯天下至誠,爲能盡其性;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舆天地參矣。其次致曲。曲能有誠,誠則形,行則著,著則明,明則動,動則變,變則化;唯天下至誠爲能化。
至誠之道,可以前知:國家将興,必有禎祥;國家将亡,必有妖孽;見乎蓍龜,動乎四體。禍福將至,善,必先知之;不善,必先知之。故至誠如神。
誠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誠者,物之終始;不誠,無物。是故,君子誠之爲貴。誠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外内之道也,故時措之宜也。
故至誠無息,不息則久。久則徵,徵則悠遠,悠遠則博厚,博厚則高明。博厚所以載物也,高明所以覆物也,悠久所以成物也。博厚配地,高明配天,悠久无疆。如此者,不見而章,不動而變,無爲而成。(待续)
前一篇:《中庸》6
后一篇:2025年04月16日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