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7
(2025-04-15 08:18:17)
标签:
文化教育 |
(接上)子曰:“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知斯三者,則知所以脩身;知所以脩身,則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則知所以治天下國家矣。
凡爲天下國家有九經,曰:脩身也,尊賢也,親親也,敬大臣也,體群臣也,子庶民也,來百工也,柔遠人也,懐諸侯也。脩身,則道立;尊賢,則不惑;親親,則諸父昆弟不怨;敬大臣,則不眩;體群臣,則士之報禮重;子庶民,則百姓勸;來百工,則財用足;柔遠人,則四方歸之;懐諸侯,則天下畏之。
齋眀盛服,非禮不動,所以脩身也;去讒遠色,賎货而贵德,所以勸賢也;尊其位,重其禄,同其好惡,所以勸親親也;官盛任使,所以勸大臣也;忠信重禄,所以勸士也;時使薄歛,所以勸百姓也;日省月試,既稟稱事,所以勸百工也;送往迎来,嘉善而矜不能,所以柔遠人也;繼绝世,舉廢國,治亂持危,朝聘以時,厚往而薄來,所以懐諸侯也。凡爲天下國家有九經,所以行之者,一也。
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言前定,則不跲;事前定,則不困;行前定,則不疚;道前定,則不竆。
在下位,不獲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獲乎上有道,不信乎朋友,不獲乎上矣;信乎朋友有道,不顺乎親,不信乎朋友矣;顺乎親有道,反諸身不誠,不顺乎親矣;誠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誠乎身矣。
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誠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從容中道,聖人也;誠之者,擇善而固執之者也。
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有弗學,學之弗能弗措也;有弗問,問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篤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雖愚必明,雖柔必强。”(待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