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11日
(2025-04-11 07:31:39)
标签:
文化教育杂谈 |
本能系统医学概论
原著
第一篇
(接上)四、阴阳五行的启示与推演(2)
(二)阴阳五行:排异性之推演
伤寒、中风是生物病原体侵入机体引起的排异性反应。在排异性反应中,无论是排汗、排便、排脓、排血,任何一个排异通路,都必须是有关的器官、组织自主性运动发生出超常量的运动,才能把致病物排出体外。例如,排异反应趋势向体表排汗,必然提高体温、提高血压、提高周围血管供血量,让微血管充血以开放汗腺。在这个排异过程中,最集中的表现就是发热,发热恶寒是在提高体温时肌组织颤抖而发生的寒冷感觉,但体温是超常的发热。
发热恶寒这条病理信息,最能表现人体的自主性运动与排异性能力在正常值【正值】,病是发于阳性病理过程中,因而发热恶寒是阳性病理的定性标准。
在《伤寒论》中,阳性病是一个系统,又根据排异反应出现的病理部位不同而分为太阳、阳明、少阳三个子系统。太阳经排异反应趋势向表;阳明经排异反应趋势在里,或向上越,或向下夺;少阳经病表现为气机部位排异反应发生障碍。【不是排异反应。】
在太阳经系统,分有汗与无汗两种病势,其中有汗病势21例,无汗病势4例,共25例。这有汗病势类与无汗病势类所有个例,都具有太阳经自主运动正常值【在正值】,排异反应向“表”的共同病理特征。它们各具独有的个性病理特征,但都是以脉、症、病情等病理信息所表明的,都因其排异趋向而要用汗法。
阳明经病理系统排异反应趋势在胃肠,张仲景称之为里。里的排异反应趋向分为上越(吐)与下夺(排大便)两种。对上越者,因其趋向而用涌吐法;对下夺者,因其趋向而用攻下法。吐法、下法是对阳明病的一般病势而言,又根据各自不同的个性病症而有不同的方法。在下法中,有白虎汤、调胃承气汤、小承气汤、大承气汤四个不同等级。阳明病所有个例,也都是以脉、症、病情及自觉、他觉的病理信息表明的。张仲景所谓“辨脉证”的“辨”,实际便是病理信息的处理程序。
少阳经病理系统在气机,排异反应因气机调节失常而受到障碍。少阳系统病势有四类:气机调节失常是其一;因调节失常而障碍排异反应排汗是其二;因气机失调而障碍排异反应排除胃肠热结是其三;因气机失调而大便燥结障碍排异反应排便是其四。
(待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