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刘希彦《大医至简—伤寒论》评注选系列(41)

(2024-05-28 15:24:56)
标签:

文化

教育


黄儒兴整理

闻道人评注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

热入血室

古中医是着眼于人体整体的治疗

144 妇人中风,七八日续得寒热,发作有时,经水适断者,此为热入血室,其血必结,故使如疟状,发作有时,小柴胡汤主之。

中风七八日,已经快好了,这时候“续得寒热”,变成了少阳证,寒热往来。所谓“发作有时”就是像疟疾一样定时发作。这时候月经正好断掉。月经停了,人体应该更能腾出能量去解决外邪,怎么外感的症状反而会加重了呢?这是因为“热入血室”了,可见这个月经并不是正常的断掉,而是邪气陷进去了,和经血一起结在里面了,经血下不来了,所以才会发生疟疾那样定时发作的忽冷忽热。这时候要用小柴胡汤来治。

用小柴胡汤来治好理解,现少阳证当然用小柴胡汤。既然说了血结在里面了,为什么不用祛瘀血的药呢?这就说明古中医治病主要不是驱邪,更不是治病灶,而是着眼于人体整体的治疗,人体能量有了,运行秩序恢复了,自然会自己去驱邪。【意思是说用小柴胡汤帮助解除了紊乱,自主功能并不低落,具有祛邪排异能力。】换句话说,如果人体整体没有协调过来,用药物强行去驱邪很难驱掉,就算驱掉了,也还会再次滋生邪气。【意思是说,当气机功能紊乱之时,强行排异,非其治也。】

气血的运行规律

145 妇人伤寒,发热,经水适来,昼日明了,暮则谵语,如见鬼状者,此为热入血室,无犯胃气及上二焦,必自愈。

这种情况的前提和上面是一样,感冒和经期同时出现。这里是阳明证,“昼日明了,暮则谵语,如见鬼状者”,这几个证前面解释过多次,就不重复了。因为经期的缘故,这是“热入血室”,也就是热与血互结,而不是承气汤的热与肠内宿食互结,这里结得很严重了,选方的话可考虑桃核承气汤和抵当汤。

如果不让胃气和上二焦受邪受伤,气血能集中力量在下焦祛瘀,就会自愈。

以上几条都是在讲外感和经期同时出现的情况怎么认识和处理,通过这几个条文我们可以分析出气血的运行规律,哪里有邪气,气血就往哪里汇聚,去排那个邪气,这是人体的应激机制。【是谁调动气血去排邪气的呢?是本能系统。这是本能系统的排异反应。】如果疏通不及,便会邪与气血互结而成实邪;而相对缺少津血空虚的地方,也会发生相应的症状,比如谵语,这是大脑用兴奋在争夺气血。【如果本能系统发生紊乱呢?就一片混乱。】

如何体悟大道(人体的运行之道)

有人问我,怎样才能领会到《伤寒论》条文后面的人体运行规律和组方原则?在初期只能是笨方法——书读百年其义自见。通过对原文前后联系无数次的阅读理解对比,对条文中的蛛丝马迹就会逐渐清晰起来。比如以上这几条,读多了自然就能领会条文后面隐藏的人体规律。脂评《红楼梦》里有一句话:“草蛇灰线,伏脉千里”,意思是哪怕相隔一千里,只要灰上面留有细微的痕迹,你也能知道这条蛇是从千里之外什么地方来的。我读《伤寒论》惯用千里伏脉的读解方法。总之是从仲景的文字里找依据找联系,绝不自己附会、生造和臆断。

【从方法系统看理论系统。也未必能解读得那么准确。还是体悟得不清晰。】

领会人体的运行还有一个方法就是内证,这是探究生命内在未知层面的极好的方式。若内心清静的话,人体里面能量的运行,药在人体内部的势能走向都是可以感知到的。古人惯于此道,今人欲望多,心不清净,也就不能再理解古人,反斥之以不科学。【内证到了确实存在一个气机功能紊乱,可就是没有表达清晰。后人没有理解少阳病厥阴病的机理,以至于都是臆断。】

中医是实践学科,先切实地去研究去领会,再应之于临证,所谓进一寸有一寸的惊喜,当你一步步看到自己的临证效果有提高的时候,当你以前不能治好的病现在能治好的时候,你就会在心里和两千年之前的张仲景会心一笑。这就是学医的快乐。

【热入血室就是一个病,一个经水适来,不用药;一个经水适断,用药。确实依据人体的本能系统在运作。这是借小柴胡汤治杂病。属于纯自主调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