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希彦《大医至简—伤寒论》评注选系列(10)
(2024-04-24 07:21:04)
标签:
文化教育 |
黄儒兴整理
闻道人评注
阴阳、病位、淤堵
阴阳
先说阴阳问题。
《伤寒论》里对于阴阳的判断,落实到临证是指人体能量的多少,也可以通俗地说是气血的多少。
《伤寒论》临证的第一原则就是阴阳原则,正确判断人体的能量(气血)水平关系到组方用药的大方向。
【这是讲以功能的盛衰强弱判断病性,即判断阳性病、阴性病是也。】
如何凭脉断阴阳
阴阳既然是由能量的多少来判断,就好比油箱里的油,油充足自然是阳,油少自然是阴。人体的油箱怎么看?最直观的就是脉象,也就是用血管里血液的充实度来判断阴阳是最准确的。既然判断阴阳最直观的是看血管里面血液的充实度,那这个充实度怎么衡量?
【由能量的多少来判断阴阳,落实在脉象上,脉象是现象,能量的多少是本质,而能量的多少又代表什么呢?代表生命的功能。看脉象,也是看生命循环的功能。循环功能强为阳,循环功能弱为阴。而生命的循环功能,又是由什么决定的呢?当思之。】
诸如细(形状细)、弱(弱小或无力,不任按)、虚、空、芤(此三者皆可理解为按之空虚,而程度不同)之类血管里血少的脉是阴证的脉;反之,实(按之比正常态更充实,沉取不虚)、盛(来势盛大)、滑(来去如走珠、流利且如珠子般有圆鼓态)之类的脉则是阳证的脉。需要注意的是,脉象沉(位置偏沉)、迟(跳动慢或不流利)、缓(过于缓和),一般来讲指的是脉的状态,并不是反应血液充实度的准确数据,所以哪怕出现这些脉象,只要血管里的血是充实的,也不可断为阴证;反之,哪怕脉象躁(躁动不安)、数(速度快)、疾(急而偏有力),只要血管里血少,要么是阴证,最多也就是阴虚阳亢,不可断为纯阳证。所以血管里血的多少是判断阴阳的标准。
【所谓阳证、阴证就是阳性病、阴性病的症状表现。脉,是七象之一,是现象。】
阴阳的数字化类比
我们在取脉的时候可以把脉当成一根水管来看,水管里水的充实度,通过你的手去感知。脉以不沉不浮、虚实快慢适中,从容有神为贵。脉上偏阳还是偏阴,是以虚拟的居中值来评估的。需要注意的是,越往夏至走,脉象会浮盛一些;越往冬至走,脉会沉实一些。一天中亦然,午时浮盛;子时沉实。饭后、运动后脉偏盛。只要偏差不是太大,这些都是正常现象。能量贵在居中。能量过于实盛的,为阳证,且热证的可能性比较大;能量虚少的,为阴证,且寒证的可能性比较大。这个居中值需要我们通过大量的实践,摸过足够多的样本数,才能在心中形成一个参照标准。中医是一个势能医学,不是一个精准的数据医学。所以,不一定要达到百分之百正确,能够判断出脉是偏阴还是偏阳,偏多少,操作当中取一个尽可能准确的估计值就可以,关键是在于偏阳偏阴的大方向判断要准确。
【可见脉并非绝对。并非绝对的东西,必有决定它的幕后老板。决定通过脉象看到的能量多少、循环功能强弱的是生命的自主功能、本能系统。在这里不禁要问,能量的多少是本质吗?能决定一切吗?不是的。能量再多,再够用的,当本能系统紊乱了,也会造成能量不足、循环差,也会造成疾病。】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