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生白大医方药论114内源性疾病积液病方论1(水气病和积液病划分)
(2024-01-10 08:55:31)
标签:
文化教育 |
引言:水气病和积液的划分
积液是西医用语,意为“水肿发生于体腔或室管内的病理状态”。体腔是动物体内脏器周围的腔隙,室管则指脑部的腔室及其联通管道。西医认为,积液是一种病理表现,就是人体不应该出现大量液体的地方出现大量液体,这种液体是病理性的,比较常见的是管腔类脏器,比如关节腔、子宫、胸腔都会出现少量的液体,包括渗出液和漏出液,还有其他的液体,成分比较复杂,引起的原因也很多样,比如感染、肿瘤、结核、心力衰竭甚至免疫性反应,这些都会引起积液的产生,比如关节腔出现了积液,引起的原因主要是无菌性炎症,患者可能伴有风湿和类风湿性疾病。
郭生白将积液等同于中医所谓“水气”,他指出“水气即积液,包括胸腔积液、心包积液、鞘膜积液、脑积水等”。一般而言,中医的“水气病”包括但不限于积液病,“停饮、干呕、干咳、噎、下利、晕眩、水肿、心悸、小便不利、尿潴留”等症状都是“水气病”的表现。
这个水气病,在西医看来,不管它叫什么,什么原因导致的。那都是西医的看法。可从中医看,就得说中医看到的原因。中医时刻不能忘记整合,把各种积液整合到水气病上,中医看的原因是什么?中医研究功能,功能低落是水代谢障碍出现的最根本原因。积液病,水气病,痰饮病,都是发生在慢性功能性疾病中的病理产物。
有鉴于此,我们从中医角度,将“水气病”分为两类:一类是积液病(可视为慢性功能性的水气病);一类是急性具有某些排异特征的水气病,这类病沿用“心下有水气”或“停饮”的中医传统提法。
在本能医学看来,积液产生的原因,既有外源性的疾病误治,也有内源性的功能失调,而且发生积液问题人基础性疾病不同,使得积液病在临床上有了千变万化的表现形式,积液在人体不同部位也有不同表现形式。有必要正本清源,帮助大家正确理解和应用郭老对积液病制定的理法方药。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