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生白大医方药论89内源性疾病胆病方论2(胆囊炎)
(2023-12-15 10:30:02)
标签:
文化教育 |
胆囊炎
胆囊炎方(郭老自拟)
处方:
当归30克、牡丹皮30克、赤芍30克、大黄10克、栀子30克、茵陈30克、郁金30克、枳壳30克,严重的加芒硝10克,恶寒的加金银花、连翘、牛子和葛根。
胆囊炎是胆汁代谢障碍
胆结石的疼也不是肿,疼就是不通,你吃付药,不疼了,石头没出来,就是不疼了,它不是血肿,它是不通。如果吃一付药,胆里头畅通了,不疼了,你也没看见胆怎么着,也没有看到肿,也没有看到大,就是知道不疼了,也没看见胆汁上哪里去,但是大便可以看出胆汁来。大便要是白色的,那胆囊是不通的,因为什么?胆红素、胆黄素没到肠子里去了。所以大便没那个颜色。一般如果没吃带颜色的东西,没有胆汁大便就是白的,要有胆汁大便就是黄的。
胆囊炎,胆囊是肿,它是代谢障碍,就是排异,往下通。通什么,通血利胆,往下通,大黄、牡丹、芍药、当归,严重的可以加芒硝,加枳壳,为什么要加枳壳,促进肠子运动,大黄也是促进肠子运动,让异物往下,加上利胆的栀子、茵陈、郁金,发热没有发冷就这药。如果有恶寒加上三味药透表,还可以在这三味透表药当中加上解肌的葛根。这是胆囊炎,胆囊炎有好几种,有黄疸没有,如果有黄疸,那就是胆汁代谢有堵塞,这个方子完全适合。如果是胆囊有结石,可能一块下来。
医学的局限性
任何一个医学体系都是有极限的,没有一个东西是没有极限的,像鸡蛋那么大的胆结石你还有什么法吗?我有,我根本不让它结石,何必等到鸡蛋那么大呢。那是一个非常不智慧的问题,胆结石并不是没有感觉,因为无知才没有感觉,所以医文化一定要走在医学的前沿,或者是早期要普及医文化,这是21世纪中医必须要做到的。医文化,如果医文化要做到了,医学上就不再有这种问题了,它所起的作用,不是一个临床医学能做到的,首先是让你不生病,西方医学对于人类的不生病,它的能力是在外环境当中,中医让人不生病,他的能力是在人的内环境中。
胆囊切除的人
胆囊切除就没胆囊了,那么胆汁怎么办呢?胆汁是肝脏合成的,肝脏合成胆汁输送到胆囊,胆囊存起来,一点一点的加到肠子里,作为一种消化液,可是胆囊切除了,没有胆囊了,没存的地方了。他生产胆汁就上血液循环,循环就入大循环,这个时候这个肠子就缺乏胆汁,所以再吃脂肪性的东西,不好消化。这个人就被弄残废了,你缺了一个器官。你活着也不好,是在一种病态当中支撑着生命。你跟健康人不一样。
胆囊炎和肠梗阻西医统称急腹症
胆囊炎、肠梗阻原来在50年代都叫急腹症,这是西方医学对于胆囊炎和肠梗阻、肠套叠、肠扭结、肠粘连、下垂等等这一类病,叫急腹症。后来中医也跟急腹症跑,就不说这个病了,就说急腹症,这种语言我听着难受,怎么中医一下子就变了味了,有人问。怎么中医一下子变了味了。别管怎么变,还是治病。急腹症这个称呼就不对,在肚子疼的时候,疼的厉害,这叫急腹症,在不疼的时候算没病了。
临床中应对胆囊炎和肠梗阻加以鉴别,其治疗思路不同。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