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郭生白大医方药论37外源性疾病孩子发烧方论4(孩子发烧症状辨别)

(2023-10-13 16:10:51)
标签:

文化

教育

孩子发烧症状的辨别

感冒发烧和积食发烧

这是非常实际的问题,是天下母亲都想知道的问题。

感冒发烧的热型,是发冷颤抖,同时体温升高。发冷,一定是同时,体温升高,全身颤抖,或轻或重,这是感冒,也是向外排毒。凡是有毒的东西在体内要向外排,向体表、向汗腺排,就是发冷的同时发烧。谁要在这时用冰袋、用化学药镇压他的体温,破坏他发烧,就是迫害排异反应。(这个病就是《伤寒论》说的太阳病,几千年前,先圣就给我们说了,我们不争气,到现在还不知道。)

积食的发烧,不发冷,只是体温升高。没有发冷的表现,还有一个重要的证据,就是剑突以下,这儿叫心下,有气痞。气痞就是胃、或者结肠里,有气体。怎么知道?按压心下这个部位是软的。弹一下,听出里头有气体,能在声音上分别出来。(这个是《伤寒论》的阳明病)

发热恶寒

感冒发烧,摸摸身上,一点汗都没有,是光滑的。感冒发冷发烧,不如说“恶寒”。”厌恶、讨厌寒冷”。为什么讨厌寒冷?因为这个高温,是他自己颤抖制造的。他要排异、要排汗这是排异系统的感情,也是排异系统的智能。自己制造的,要珍惜,所以寒冷他就厌恶。我们用“恶寒”。带着感情。

真实的基础体温倒底是多少?基础体温,不一样。看见流鼻涕、打喷嚏,头疼或者是头晕,身上又酸又没劲,感冒了。身上还有一点汗,一摸又涩。给他喝一碗热汤恐怕就有汗了。没感冒,从外边回来挺冷,来碗桂枝汤,不冷了。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没桂枝,生姜大枣搁点糖!没大枣,弄块生姜!就这么简单!

古代怎么判断发热?体温小幅度的活动,过去人不在乎。就知道喝碗热汤体温就能高零点五,不计算这个。到了很高的时候,体温能给人造成一些痛苦的时候,看到痛苦就看到体温了。知道发热了,从来没说发热多高。

有汗与无汗

发热恶寒,有汗没汗,这是用药的一个区别,这是两种感冒。一个是没有汗的,看不出有汗,现在告诉你一个摸法,摸他的皮肤、胳膊、胸。很干爽,很滑爽,这是一点汗都没有。如果不是干爽,而是“漐黏”,那就是微微有汗,可以算是有汗。

无汗,不要问病人“有汗没?”“没有。”就认为是无汗。说无汗,你鉴证一下他是不是无汗。真是无汗,摸一摸他的皮肤,光滑干燥,或者是粗糙干燥。人的皮肤不一样,皮肤细,就是光滑干燥,皮肤粗,是粗糙干燥。

用麻黄汤关键是无汗,绝对无汗的时候可以用,有汗不能用。

用桂枝汤身上是有汗的,或者是潮乎乎的,或者是一阵一阵的潮乎,不规则的,不是持续的。一定是有汗的,无汗不能用。

小儿的各种哭

孩子肚子痛的时候,你要看出他是不是腹痛,从曲腰,哭。要是头疼,孩子是皱着眉哭。要观察,要多看,跟着病人学。

要是饿了,哭的那声音不一样。看看别人的孩子要是饿了那哭的声音什么样,饿了哭那个声音,没有后劲,和疼不一样。带过孩子的,都应该知道这个孩子尿了,他哭的声音不一样,吃得太饱哭的声音不一样,饿了肚子疼、头疼都不一样。要看,要观察。什么都会从大自然里看出来!

服药时小儿呕吐是正常排异反应

服药时少儿呕吐勿惊慌,是正常的排异反应。服药时如孩子呕吐了,不是坏事,吐出宿食越多越好。吐出的没消化的食物较多,可以不用再吃药就病愈了。如吐出的东西不多,再吃一次药,通大便即可痊愈了。吐与大便都是把宿食排出来,都是排异的效果。

母亲们、爷爷奶奶们,多数是唯恐孩子饿着,担心孩子缺营养,似乎是营养越高越好。极少数有考虑孩子吃多了生病的。民间有句流传很久的谚语:“要得小儿安,常带三分饥与寒。”中医有“损谷养胃”的说法。“损谷”是少吃饭则养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