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厥阴病证治分享3(厥阴病概说3)
(2023-07-29 17:25:33)
厥阴病与少阳病是伤寒气机病位依器官功能盛衰及体液盈亏而分化的阴阳两性过程。所以它们也因功能的消长变化而相互转化。从症状表现上,少阳病已有转化厥阴的机栝,如少阳症的默默不欲饮食,在厥阴为饥而不欲食。少阳证之或渴,在厥阴为消渴。少阳证之或心下悸与或胸中烦,在厥阴为气上撞心、心中热疼。在少阳为往来寒热,在厥阴为厥热胜复。如此等等症状,既不等同,又极相一致。不过,渴与消渴、心下悸与气上撞心、胸中烦与心中热疼、默默不欲饮食与饥而不欲食、往来寒热与厥热胜复,在少阳证为轻病,在厥阴则证重病甚。这种极相一致正是它们同病位的象征。轻重甚微的不同,正是阴性阳性的差异。厥阴与少阳在症状表现与病理联系上的一致性,从中可以看出它们是伤寒气机病位的阴阳两性病理过程。
《伤寒论》中,少阳与厥阴相互转化的案例:“伤寒热少厥微,指头寒,默默不欲食,烦躁数日,小便利,色白者,此热除也。欲得食者,其病为愈。若厥而呕,胸胁烦满者,其后必便血。”(339条)又如“呕而脉弱,小便复利,身有微热,见厥者,难治。”(377条)从上述两条可以看出,少阳病脉弱见厥是向厥阴发展,弱脉是沉细无力的脉象,是气虚血亏的病机。发热而呕是少阳病,若更气虚血亏,出现厥冷,即入厥阴阶段。伤寒发热心烦不欲饮食为少阳病,微厥而指头寒冷是进入厥阴境界。发热而厥是厥阴证,不欲饮食而发热心烦是少阳症,而小便利且欲得食,是气机通调则病愈。因厥热胜复是厥阴证,少阳发热而呕,更加胸胁烦满见厥,是向厥阴发展。由此可以看出,少阳与厥阴依机能消长而相互转化的性质。(待续)
(此处所讲的内容,主要来源于本人恩师郭生白大医所著的《伤寒六经求真》,根据本书产权代表的声明,书中内容可以用于公益传播,如果从事营利性活动应当经授权,本人传播的中医知识,纯属公益,不带任何盈利性,目的是:把大德们的临床经验传播给大家,让大家有病自己治,免受庸医危害。由于水平有限,阐述的内容肯定有不到之处,恳望智者、大德指导、指教,末学将不胜感激!)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