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辨太阳脉证46(太阳病理阶段的继发症)
(2022-11-09 22:27:34)
郭老把太阳病理阶段的继发性杂病从伤寒中析出来,单立一章分别讨论,以利大家学习应用。
十、噫气
1.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硬,噫气不解者,旋复代赭汤主之。
本条在原著第161条。郭老讲:本条所讲的“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是指伤寒太阳或阳明过程,经发汗,或吐或下治疗,病已解后。“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这是伤寒病解后的继发症。是由于胃功能衰弱,食物滞留分解而产生的气体蓄积,造成痞硬。胃中气体在吸气时,膈肌下降,腹压增加,并伴有幽门痉挛,排出气体,即所谓噫气。本条心下痞硬、噫气不除症状,同生姜泻心汤证的心下痞硬干噫食臭略有不同。区别在于:生姜泻心汤证因胃功能虚弱而有热,脉象浮或者滑。这里的症状,无里热,脉象不见浮滑,小便清白,全因胃气虚弱与幽门痉挛所致。胃气弱出现的打嗝现象。
旋覆代赭汤方:
旋复花42克 代赭石14克 人参28克 半夏100毫升 生姜70克 甘草42克 大枣12枚
上七味,以水2000毫升,煮取1200毫升,去滓,再煮取600毫升,温服200毫升,日三服。
按:旋复花性温,补中下气,行痰水,消痞止逆。代赭石镇逆,治惊气入腹。人参补元气,健胃气。生姜半夏止呕逆除痰水。甘草缓急。本方为补胃气,降逆化痰之剂。
(此处所讲的内容,主要来源于本人恩师郭生白大医所著的《伤寒六经求真》,根据本书产权代表的声明,书中内容可以用于公益传播,如果从事营利性活动应当经授权,本人传播的中医知识,纯属公益,不带任何盈利性,目的是:把大德们的临床经验传播给大家,让大家有病自己治,免受庸医危害。由于水平有限,阐述的内容肯定有不到之处,恳望智者、大德指导、指教,末学将不胜感激!)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