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辨太阳脉证39(太阳病理阶段的继发症)
(2022-09-15 17:03:00)
标签:
文化教育 |
郭老把太阳病理阶段的继发性杂病从伤寒中析出来,单立一章分别讨论,以利大家学习应用。
六、蓄血
蓄血证也是太阳病理阶段中的继发症之一。郭老讲:“在热性传染病过程中,由于循环机能或局部血管舒缩神经的障碍,以及病理因素影响血管的通透性,使液体渗出血管而造成血液浓缩,又因酸性代谢物质变更血液胶体的物理化学性质而引起血红球的膨胀和粘连。由此种种原因造成局部组织淤血,因而发生所谓的蓄血证。”这是蓄血证产生的原因。
3、太阳病,身黄,脉沉结,少腹硬,小便不利者,为无血也。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者,血证谛也,抵挡汤主之。
本条在原著第125条。本条说的是蓄血证与黄疸的鉴别。身黄脉沉结,少腹硬为黄疸与蓄血证所共有的特征。太阳病过程中,身黄、脉沉结、少腹硬满、小便利,其人如狂,为下部蓄血。因脉沉为血管收缩血液衰弱。结脉为动而中止。这就是蓄血的原因。郭老说:“身黄为热溶性黄疸,少腹硬为蓄血部位。与少腹急结同义。”小便自利其人如狂是审知血症的证据。因为黄疸性肝炎亦有身黄脉沉结,少腹硬满之症。但黄疸性肝炎往往会有小便不利。而且无意识狂乱之症。蓄血证因无伤津液,所以小便自利。因坏死的淤血中产生有害物质进入血液循环引起意识如狂,可审知为蓄血。用抵挡汤破血逐淤。郭老讲:“文中的‘为无血也’一句是无蓄血之意。”这一条是区分蓄血与黄疸的,把蓄血和黄疸分得很清,就是小便利与不利、有没有狂乱意识,一目了然。
4、伤寒有热,少腹满,应小便不利。今反利者,为有血也。当下之,不渴余药,宜抵挡丸。
本条在原著第126条。和上条相比,没有上条严重,腹满次于少腹硬。郭老讲:“满未必硬,硬则必满。有热不必身黄,而身黄则必有热。”也就是说,此条比上条证轻一等。从这一条我们也可以看出,蓄血没有小便不利,以此辨认蓄血。身热腹满小便不利为阳明证。此证病轻,用抵挡丸而不用抵挡汤,丸药较缓。
蓄血证是热性传染病过程中的继发性杂病,不属于伤寒过程。蓄血证之脉为微而沉或沉结。蓄血证并非只继发于太阳病过程中,阳明病中有“其人喜忘者,必有蓄血。”少阳过程中有有热入血室,“暮则谵语,如见鬼状。”在温病过程中亦有蓄血继发者。
抵挡丸方:
水蛭熬、虻虫各20个,去翅足、桃仁25个、大黄42克
上四味,捣分四丸,以水200毫升,煮一丸,取140毫升服之,晬时当下血,若不下当更服。
(此处所讲的内容,主要来源于本人恩师郭生白大医所著的《伤寒六经求真》,根据本书产权代表的声明,书中内容可以用于公益传播,如果从事营利性活动应当经授权,本人传播的中医知识,纯属公益,不带任何盈利性,目的是:把大德们的临床经验传播给大家,让大家有病自己治,免受庸医危害。由于水平有限,阐述的内容肯定有不到之处,恳望智者、大德指导、指教,末学将不胜感激!)
前一篇:耕牛乞命歌

加载中…